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证件查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介绍
八年级语文学科课堂导学案 ---《24.大道之行也》
来源:未知 时间:2014-03-23 点击量: 0
      西安教师网网址:www.xateacher.com
      西安朝阳学校中小学辅导招生电话:87246359  (王老师)
      西安朝阳学校“一对一”辅导招生电话:18092300658
      办公联系方式:
      莲湖校区:87246359、18092300658、18092300659、18092300660
      新城校区:82400256、13991971400
      办公地址:西安市莲湖区西大街121号西安文理学院(城隍庙东隔壁)大门口四楼



预习指导:
 
 
 
 
 
 
 
 
 
 
 
课堂流程:
1、复习检查
 
 
 
 
 
 
 
 
 
2、小组展示: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背诵并默写全文。
4、联系实际,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重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能同时领会文意。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难点:
联系,引导学生思考 《桃花源记》中的理想社会与《大道之行也》中“大同”有无相似之处。
3、同学质疑:
 
 
 
 
 
 
 
 
 
 
 
 
 
 
 
4、老师点评、纠错、补充。
 
 
 
 
 
 
 
 
5、课堂总结、布置作业及预习任务。
一、预习检测
1.孔子,是(     )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2.本文选自《     ·     》,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    )的著作。
二、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选贤与能(    )       修   睦(     ) 矜寡孤独(    ) 男有分(    )编    纂(    ) 
货恶其弃于地也(    )  门   闩(     )
2.你感觉本文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可能是一个什么样子?(用自己的话)                                                                              
 
 
 
3.对照注解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括号前的词或加横线的词语)
大道(             )之行(     )   选贤与(       )能      皆有所养(        )
讲信修睦(        )                 故(   )人不独亲(               )其亲
矜(              )                
4.翻译课文,并写在学案的背面(要求一句原文一句译文,使用双色笔,并标注出不懂得字词。)。            
三、问题设置:(文本探究)
1. “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点?
 
 
 
2.表现人人都能关爱他人,人人都能得到他人关爱、能够安居乐业的文字;表现人们对财富和劳动的观念都达到了一定境界的文字。
 
                                                                              
3. 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表意相近的语句。
 
 
4.说出文中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表意相近的语句。
 
 
 
5.通过你的分析,你认为作者描述的大同社会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四、拓展延伸:(学习收获、启发等)
1、请你将今天的社会跟儒家学者们(或孔子)
构想的大同社会作比较,然后谈谈你的体会。
 
 
 
2、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五、课堂检测:
翻译下列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4.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5.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学科课堂导学案 -----《23.核舟记》
 下一篇:八年级语文学科课堂导学案 ---《25.杜甫诗三首》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