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学科课堂导学案 ---《22.短文两篇》第一课时
来源:未知 时间:2014-03-23 点击量:
0次
西安教师网网址:www.xateacher.com
西安朝阳学校中小学辅导招生电话:87246359 (王老师)
西安朝阳学校“一对一”辅导招生电话:18092300658
办公联系方式:
莲湖校区:87246359、18092300658、18092300659、18092300660
新城校区:82400256、13991971400
办公地址:西安市莲湖区西大街121号西安文理学院(城隍庙东隔壁)大门口四楼
西安朝阳学校中小学辅导招生电话:87246359 (王老师)
西安朝阳学校“一对一”辅导招生电话:18092300658
办公联系方式:
莲湖校区:87246359、18092300658、18092300659、18092300660
新城校区:82400256、13991971400
办公地址:西安市莲湖区西大街121号西安文理学院(城隍庙东隔壁)大门口四楼
预习指导: 课堂流程: 1、复习检查 2、小组展示: |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 2、了解《陋室铭》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3、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
3、同学质疑: 4、老师点评、纠错、补充。 5、课堂总结、布置作业及预习任务。 |
|
二、知识积累: 1、字词注音:陋( )室 德馨( ) 苔( )痕 鸿儒( )( ) 案牍( ) 西蜀( ) 2、词语解释:(加横线的字词) 有仙则名( ) 有龙则灵( ) 斯是陋室( ) 草色入帘青( ) 苔痕上阶绿( ) 可以调素琴( )( ) 无丝竹之乱耳( ) 无案牍之劳形( ) 3、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刘禹锡: (2)背景链接 《陋室铭》刘禹锡的《陋室铭》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名文”,但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据说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县官实在是欺人太甚,于是便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 (3)文体说明
铭,是古代文体名,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 刻在牌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按照《文心雕龙》里对“铭”这个文体的一个表述,它的要求是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强调文字的简练;一个方面强调内容,境界、层次比较高.
三、问题设置:(文本探究)1、整体感知《陋室铭》 (1)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小组讨论,互相交流,释疑解难。 |
2、精研课文。 (1)作者笔下的陋室是什么样子的?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2)作者居于陋室而不嫌其陋,可见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作者在介绍陋室时,运用了哪些方法? 四、拓展延伸:(学习收获、启发等) 1、从作者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五、课堂检测:背诵文章 |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学科课堂导学案 ----《21.桃花源记 》第二课时 |
下一篇:八年级语文学科课堂导学案---《22.短文两篇》第二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