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证件查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校园动态
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100个关键细节十六
来源:未知 时间:2015-08-14 点击量: 0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专科、专升本招生电话87245610 18192291711招生地址:西安市西大街121号西安文理学院老校区
第五章父母应鼓励孩子做到的十个细节
  细节之41多问为什么
  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李婷在回顾父母对自己的培养历程时说:“我最感激父母给了我一个爱问‘为什么’的好习惯,我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和别的孩子一样,也总喜欢问些傻问题,诸如‘天为什么是蓝色的?妈妈为什么没有胡子’等等,最为难得的是我的父母从来没有忽视我的这些幼稚的问题,每次都会很耐心地给我讲解。我长大以后也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凡事多问为什么’的习惯,随着‘为什么’的增多,父母引导我看《十万个为什么》,还告诉我不懂的问题要多请教老师、同学,这对我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爱问“为什么”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而如何引导这种天性,使其成为孩子学习的原动力却令很多父母挠头。李婷优异的学习成绩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父母对她这种习惯的鼓励与正确引导。
  其实,孩子好奇、爱发问是个好现象。孩子提的问题,往往包含着他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对事物之间各种联系的探求,包含了孩子一定的思考、想象、分析和判断。孩子特别爱提问题,正证明孩子好动脑筋,并且将父母作为最可靠、最有权威的百科全书来看待。所以,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对孩子的求知探索欲望要加以爱护。孩子年幼时可能会问一些看似很傻或者异想天开的问题,作为父母不应对孩子一连串的问题感到厌烦,反而要逐一地认真回答,同时要鼓励孩子多发问,培养和孩子一起交谈的习惯。在一问一答之中,亲子间的话题便源源不绝,一方面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可以扩展孩子的知识领域,同时还能促进亲子之间情感的交流,可谓“一举三得”。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尽量鼓励孩子多问为什么,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耐心地对待孩子的每一个提问,既不能不耐烦地打发孩子的发问,也不能对孩子的提问不懂装懂,敷衍了事。如果孩子提一些父母也不会回答的问题,家长应引导孩子和自己一起查找资料。这有助于培养孩子探索钻研的精神,也有助于培养孩子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这对孩子将来自主学习、自觉思考都是有好处的。
 细节提示
  1、让孩子知道父母也不是万能的,父母无法解答的问题要求助于书本知识。
  2、对孩子爱提问、善于提问要给予表扬和肯定。
  3、对于孩子不假思索就提出的问题,应让孩子自己先思考。
  细节之4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日本,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父母的理由是:“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上学以后,许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工作挣自己的学费。
  在“柏林墙”倒塌之前的西德,法律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从不包办代替。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意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生活自理,是对孩子的一项基本要求。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将来怎么能有所作为?生活不能自理,样样由别人操心代劳,势必造成孩子的懒惰、无能。现在多数孩子自理能力很差。小学生上学放学,要父母接送,大学生不会挂蚊帐,不会洗被子,蚊帐要让父母帮着挂,衣服、被子要带回家让父母洗。生活上不能自理,心理上如何成熟呢?我们的许多孩子,就是大学毕业了,结了婚,有了孩子,诸事还要靠父母,他们在心理上还没有“断奶”。这对于个人的事业、人格的发展都危害极大。
  让孩子从小就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其实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要培养自立自强的孩子,首先要做的就是从小把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人,像对待其他人一样对待孩子,和孩子进行充分的交谈,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父母还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会给生活带来许多乐趣。自己的衣服自己洗,穿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就会有一种愉快的感觉。自己修修补补,也别有情趣。
  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孩子未来的工作、生活乃至孩子的一生,自主自立能力比读书、成绩更重要,它是孩子成长中最基本的素质。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当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习惯和独立精神,使孩子摆脱对父母的种种依赖。教育家陶行知曾有这样一首诗告诫天下的孩子:“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细节提示
  1、从小让孩子与父母分房睡。
  2、让孩子学会自己收拾书包,自己乘车、买票,自己问路。
  3、有条件的话让孩子在初中时就体验寄宿生活。
 上一篇: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100个关键细节十五
 下一篇: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100个关键细节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