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用餐习惯能让孩子身心受益。
每一个家长都怕孩子营养不良,误以为孩子只要多吃营养丰富的食品就会健康成长。其实不然,孩子盲目摄入身体所不需要的营养轻则会导致发胖,重则产生各种疾病。
英国有一位教授经过20多年的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婴儿如果早期摄入的营养过多,导致生长过快,将会对孩子的血压、胆固醇水平、代谢、胰岛素抵抗、动脉硬化、骨骼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
而且,我国儿童因为摄入蛋白质或其他营养成分过盛而产生的慢性肾衰竭患者近年来也激增500万之多,这些不幸的孩子因为父母盲目地给他们摄入过多的营养成分而饱受着肾透析和肾移植的痛苦。我国10岁以内儿童的结石患者已经远超西方国家,这些孩子的家长在养肥了孩子的同时,也养肥了“结石”。
所以,盲目地给孩子进补一些食品是不明智的,不但会给孩子身体上带来许多疾病,还会引发孩子“性早熟”,给孩子心理也带来许多障碍。
当孩子的思想跟不上身体的发育时,心理问题就会随之出现。作为一个聪明的家长,还是应该多了解良好的饮食习惯,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健康积极的人。
孩子的饮食习惯与孩子的体质决定食物不同,饮食习惯是家长后天培养的,而体质是先天就需要注意的。后天培养而成的饮食习惯需要家长付出极大的耐心和智慧,去引导孩子、帮助孩子,针对孩子在饮食上的不良习惯做一些细致的调整,将其彻底地调整成为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方法。
饮食习惯不单单要从吃什么这个问题入手,还要重视怎么吃的问题。许多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囫囵吞枣,很少细嚼慢咽,这些孩子就已经养成了不多加咀嚼就下咽的习惯,如果你追问其原因,孩子会告诉你“一直嚼多麻烦啊,不如这样吃省事。”这就是孩子在怎么吃上的一个坏习惯。如果孩子一直这样吃饭,则不利于营养的吸收,同时还有可能会对孩子的胃造成伤害,导致消化不良、胃痛、胃酸等症状。所以,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
孩子天性是活泼好动的,想把孩子限制在一个地方认真地做一件事情是非常有难度的。所以,孩子吃饭的时间就成了让家长最头疼的,孩子在吃饭的时候总是喜欢边看电视边吃或者边玩边吃,这样一顿饭孩子能一直吃到电视节目结束为止,这势必会对营养的吸收产生不良的影响。孩子一定要学会在餐桌上吃饭,而不是端着饭碗满屋子跑,更不是在电视机前吃饭。
孩子和零食一直以来就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但是为了保证正常的用餐规律,孩子最好还是少搭理这个“好朋友”为妙,吃多了零食势必影响孩子正餐的饭量,导致用餐习惯的规律。
此外,还有诸如吃饭前洗手,吃饭后漱口等习惯也要从小就培养。这些小的用餐习惯看似微不足道,可是却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一名家长,要多了解孩子“怎么吃”的相关知识,为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用餐习惯,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
(1)让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进餐。
愉快的用餐情绪能有效的增加孩子的食欲,要把孩子培养成“乐食”的习惯,让孩子认为吃饭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这样孩子才能主动增加对食物的需求。
想要让孩子保持“乐食”的习惯,家长需要注意,不要经常逼迫孩子吃饭,做好饭以后不要一遍又一遍地喊孩子来吃,而是应该把做好的饭放在餐桌上,过了规定吃饭的时间以后,不管孩子来没来吃饭,都一律收走。只有这样做了才能锻炼孩子按时吃饭、定时吃饭的好习惯。
还有就是不要在吃饭的时候斥责孩子,要让孩子感到吃饭的时间是一段没有批评、没有指责的休闲时光,在吃饭的时候可以尽情的放松心情,不必再想一些心烦的事情。
家长可以多运用鼓励的方法,使孩子对吃饭的兴趣大增,还要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就餐环境,在饭前饭后对孩子都可以宽松一些。这样时间长了,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进而养成认真吃饭、放松吃饭的好习惯。
(2)让孩子不要偏食。
偏食的孩子专门挑喜欢吃的东西吃,对于不喜欢的东西连碰都不碰一下,这种行为在许多家长看起来并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反正只要孩子爱吃就好。但是长期的偏食不仅仅会引起孩子营养比例失调而造成身体消瘦、贫血、抵抗力差等状况,严重的还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精神发育。孩子从小就偏食,长大以后便会演变成许多疾病,所以,家长要杜绝孩子偏食的坏喜欢。
孩子偏食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身体上的因素,一种是心理上的因素。身体上的因素很简单,就是消化不良和食物过敏导致的。心理上的因素比较复杂,一是孩子模仿性特别强,某些家长偏食很严重,导致孩子也对这种食物产生反感;二是家长限制孩子吃某种食物的时候,就会造成孩子在吃这种食物的时候产生不愉快的的心理体验,从而产生偏食;三是某种食物过多连续地吃,孩子会产生厌恶的情绪,从而产生偏食现象。
对于偏食的解决方法也有三点:
第一就是用语言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告诉孩子“今天的芹菜特别香,我很喜欢吃”,或者“炒鸡蛋又香又软,真诱人啊”,诸如此类的话语就能刺激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主动想要了解食物的味道。
第二就是抓住孩子的一些心理特点,用游戏的方法鼓励孩子进食,巧妙的结合孩子喜欢的卡通人物和动画片偶像来引导孩子吃那些他不喜欢吃的东西。你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你经常吃胡萝卜就会变得和动画片里的人物一样强壮。”对于越小的孩子,这种方法越是奏效。而且还要注意千万不能骗孩子,说一些假话、空话,否则会形成更严重的误导。
第三就是对孩子不喜欢吃的东西改变一下烹饪方法或者加一些调味料。让一样的食物变出不一样的口味来。孩子挑食很大的原因来自食物的口感和味道,有些食物之所以孩子不愿意吃,是因为口味不合他们的心意,只要用调味料稍加更改,或者换一种烹饪方法,孩子就会有兴趣,说不定会从此戒掉偏食的坏习惯。
(3)让孩子自己吃饭。
孩子什么时候自己吃饭才是最合适的呢?答案是当孩子能够抓住东西往嘴里送的时候。家长要放手让孩子独立去吃饭,同时需要注意不能因为孩子吃饭的时候撒漏食物而限制孩子。比如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帮助,帮孩子围上餐巾,然后让孩子尽情的去撒漏。或者在孩子吃饭的地下铺上一层塑料纸,任凭孩子自己怎么吃。同时家长还要主动教给孩子怎么使用餐具,怎么盛饭,怎么刷碗。让孩子明白这些事情的流程,而不要让孩子盲目尝试。
上一篇:幼儿园园长的领导艺术 |
下一篇:幼儿园一日流程中容易忽视的小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