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教研成果
站内搜索
证件查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成果
秩序感是与生俱来的
来源:未知 时间:2014-07-31 点击量: 0

儿童拥有的秩序感是自然界赐予人类的一件伟大的礼物。

  孩子强烈的秩序感是一种本能,并?这种秩序感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能表现出来。儿童对这种秩序感的热爱超过了成人的想象,他们总是乐于去维护他们眼中的这种秩序。不仅如此,儿童也时常能注意到秩序背后的微小混乱细节,在这一点上,就连成人都很难发现。

  孩子对世界0的接受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形成了孩子内在的秩序感。为了建立这种秩序感,孩子付出了很多成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努力。家长要尝试着去理解孩子的这种秩序感,通过孩子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来理解他们秩序的潜规则,相信家长的努力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蒙台梭利教育智慧

  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一出生就被大自然赋予了至高无上的法则,这个法则就是秩序和结构。从医学角度上看,孩子一出生就和我们成年人一样拥有呼吸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这一切都充分说明孩子的秩序天性是与生俱来、不可代替的。

  我们可以这样想象,孩子是如此完美并且有秩序的生命体,那么他们所产生的内在的心理和精神上的活动又怎么能不是有秩序、有结构的呢?孩子内在的秩序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呢?归根结底是通过逻辑、法则、规律等方法,统称为孩子内心的智慧活动。

  孩子的秩序方式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内在和外在。内在就是自己心里渴望的东西,外在就是物品和它们存在的位置。就这两方面看起来,孩子对于秩序感的依赖性很强,一旦孩子搞乱了自己的秩序观,就很难再调整过来了。

  (1)尊重孩子的秩序。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秩序观,而他们的秩序观是来自直觉的,不是社会上普遍形成的秩序概念。孩子眼中的秩序在大人眼中是非常抽象的,正如一个孩子认为玩具必须摆在某个位置,这是没有任何理由的,如果大人强行把玩具移到别的地方,孩子就会完全不知所措。很多成人总是把玩具放在孩子能看得见的地方,孩子也会对玩具失去兴趣,因为他们眼?该放置玩具的地方不在了。

  家长在跟孩子的秩序观接触的时候一定要本着尊重的心态,不能以成人世界的一些观点来约束孩子的秩序观。

  (2)培养孩子的秩序感。

  孩子天生的秩序感并不是最合理的,需要经过后天的培养才能成型。所谓“玉不琢不成器”,每一个孩子与生俱来的秩序感就像一块璞玉,不经过雕琢是不会成为闪闪发光的美玉的。

  所以作为一个家长,要在尊重孩子秩序观的前提下加以良性的引导,让孩子形成正确的、完全的秩序观。示范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父母可以无声或有声地示范给孩子看,以孩子善于模仿的天性,很容易就能在模仿中完善自己的秩序观。孩子一旦开始模仿家长,就要对孩子的模仿行为进行培养,然后启发孩子自己去思考,最后加以监督,让孩子真正形成自我的完善的秩序观。

  (3)家长要看清孩子秩序感的变化。

  孩子与生俱来的秩序感让很多家长感到不解,孩子对玩具的位置、衣服的穿法、吃饭的时间都有自己的一套秩序,凡事按照自己的秩序来执行。在家长眼里孩子上学之前越活泼就越是健康的,反而更加愿意看到孩子把东西扔得满地都是,毫无规律地打乱刚刚拼好的拼图,仿佛这种生活习惯才是孩子的天性。

  等到孩子上学了以后,他们叛逆的天性又表现得很明显,对秩序不再有幼儿时期那么热爱了,这时他们的破坏性和进攻性显露无疑。这个时期的家长反倒很希望看到孩子规规矩矩地学习、生活,认为遵守秩序的乖孩子才是正常的。实际上这样压抑了孩子的天性发展。

 上一篇:清华附小校长推荐:小学生必读的书籍
 下一篇:饮食必须适合孩子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