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证件查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介绍 > 中小学教育
八年级语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第一课时导学案
来源:未知 时间:2014-06-15 点击量: 0
西安教师网网址:www.xateacher.com
西安朝阳学校中小学辅导招生电话:87246359  (王老师)
西安朝阳学校“一对一”辅导招生电话:18092300658
办公联系方式:
莲湖校区:87246359、18092300658、18092300659、18092300660
新城校区:82400256、13991971400
办公地址:西安市莲湖区西大街121号西安文理学院(城隍庙东隔壁)大门口四楼




 
预习指导:
 
 
 
 
 
 
 
 
 
 
 
课堂流程:
1、复习检查
 
 
 
 
 
 
 
 
 
2、小组展示: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诗篇,积累文言字词。
2.了解各位诗人的生平,掌握背景资料。
3.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 增进对我国古代文化的了解,培养兴趣。 
 
3、同学质疑:
 
 
 
 
 
 
 
 
 
 
 
 
 
 
 
4、老师点评、纠错、补充。
 
 
 
 
 
 
 
 
5、课堂总结、布置作业及预习任务。
  • 知识回顾:了解诗词曲的特点及刘禹锡、杜牧的其它诗篇。
二、知识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酬(    )烂柯(    )人     侧畔(    )     长(    )精神      折戟(    )  
2.解释词语。    酬          长精神           铁未销              自将磨洗   
3.文学常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释题及作者简介: 
(1)释题:酬:酬答,酬谢。这里指用诗答谢。 乐天,指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 
(2)作者及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岁暮,从和州返回洛阳,途经扬州与白居易相会时所作。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
《赤壁》题目及作者简介: 
(1)杜枚(803---852):晚唐最著名的诗人,与李商隐齐名,后称“小李杜”。李杜指李白和杜甫。我们学过他的《泊秦淮》,回忆一下: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是作者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班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2)背景介绍: 杜牧于会昌二年(842)出任黄州刺史期间 ,曾游览黄州赤壁矶。站在滔滔东去的大江之滨,观“赤壁”而思史,回忆三国时代在鄂州赤壁矶所发生的吴蜀联军大败曹兵,想起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 ”。抚今追昔,兴之所至,挥笔写下了这著名的咏史诗。
三、问题设置:(文本探究)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 
 
4、如何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四、拓展延伸:
讲述《三国演义》中的精彩故事。
 
五、课堂检测:
1、用原句填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①揭示新事物终要取代旧事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赤壁》
①作者评论古事,流露不得志的郁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下一篇:《过零丁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山坡羊·潼关怀古》第二课时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