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孟子两章》第二课时导学案
来源:未知 时间:2014-06-15 点击量:
0次
西安教师网网址:www.xateacher.com西安朝阳学校中小学辅导招生电话:87246359 (王老师)
西安朝阳学校“一对一”辅导招生电话:18092300658
办公联系方式:
莲湖校区:87246359、18092300658、18092300659、18092300660
新城校区:82400256、13991971400
办公地址:西安市莲湖区西大街121号西安文理学院(城隍庙东隔壁)大门口四楼
预习指导: 课堂流程: 1、复习检查 2、小组展示: |
1. 理解文中的重点字词的含义。 学习目标: 2. 体会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3. 理解个人成才和治理国家的关系。 4.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
3、同学质疑: 4、老师点评、纠错、补充。 5、课堂总结、布置作业及预习任务。 |
|
一、先读为主:学生自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二、知识积累: (1)、字词积累:(1)读准下面的字。 ①畎亩 ②傅说 ③胶鬲 ④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③入则无法家拂士④所以动心忍性 (3)一词多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 ![]() ① ② 死于安乐 入则无法家拂士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③ ④ 国恒亡 死即举大名耳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⑤ ⑥ 发于声 扶苏以数谏故 (4)翻译句子。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三、问题设置:(文本探究) 1. 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 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
3. 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四、拓展延伸:(学习收获、启发等) 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五、课堂检测: 学生齐背课文。 |
上一篇:九年级语文《孟子两章》第一课时导学案 |
下一篇:九年级语文《鱼我所欲也》第一课时导学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