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教研成果
站内搜索
证件查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成果
诗意的学校文化:当代学校的一种追求
来源:创始人 时间:2023-07-21 点击量: 0

诗意的学校文化:当代学校的一种追求

  

    学校文化是形成于学校内部的一种群体文化和组织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学校文化来源于学校群体,是学校成员智慧、经验、精神作风的积淀和提炼;学校文化又融于学校群体,是学校成员学习、研究、教书、育人的规范和动力。充满诗意、充满魅力的学校文化能增强学校群体的向心力,激发教师个体的创造力,提升学校的整体战斗力。浸润在积极的诗意的学校文化氛围之中,每个个体的生活就会充满意义,生命就会充满活力。因而建构诗意的学校文化,应成为当代学校的一种追求。

  一、把校园建成“文”、“雅”、“序”、“活”的师生家园

  “文”体现知识。学校是知识的海洋,学习的源泉,一个人置身于其中就能随处随时学到新知识、新学问。不仅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里,而且整个校园环境都能体味到学习的氛围。任何人进入校园就意识到一种文化,感受到学校既有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又洋溢着现代化的气息。“雅”指高雅、雅致,它是与卑夷粗俗相对立的。学校要体现高于社会的文明格调。首先,加强学校视觉识别系统的建设,提高学校美誉度。学校名称的设计要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富有时代感;学校标识要具有个性,优美精致。其次,学校的建设及其布局和谐协调,浑然一体。漫步校园,能领略到瑰丽高雅的建筑、诗情浓郁的橱窗、流彩叠翠的花圃及滋养灵性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再次,进入校园让人能感受到群体行为举止的相互尊重、真诚相待的高尚风格,感受到师生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序”即秩序,反映学校生活井井有条,管理规范,师生行为有节,遵守纪律,而不是杂乱无章,无规可循,自由散漫。“活”,就是生动活泼,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学生课余生活色彩斑斓,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师生精神饱满,热情洋溢,处处显出青春气息。文、雅、序、活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共同组成高品位的师生家园。

  二、让办学的理念与教师的愿景交相辉映

  每位教师都应胸怀理想,拥有自己的个人愿景,有自己职业追求。作为学校领导要把这些个人意愿聚集起来,从而选择和确定有自己特色的办学理念和策略,科学地设计和规划学校发展的蓝图和发展目标。再给他们创造成功的途径和空间,帮助他们去实现各自的教育理想,从而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实现其生命价值的摇篮。有这样的话:“教师应当是善的范典、真的化身、美的楷模,体现出‘宽容、友善、诚信、和谐’”;“教师应该素质全面、方法自如、技艺精湛、效率高超、成果卓著”;“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与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教师,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所有这些都不是附庸风雅的时髦,不是心血来潮的创意,这些校园文化蕴含了办学理念,包含了办学个性,决定了我校的色彩、基调和方向,让教师诗意的栖居在她的怀抱里,悠然地倘徉在她的氛围里,与她融为一体,共生共长。

  三、让教师沐浴在人本化管理的光照之中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即教师。过去,尽管我们也强调教师是学校的主人翁,管理要以教师为主体,但是,在学校管理中,还是过分地强调科学管理,强调量化考评,以严格的制度,冰冷的数字去约束教师,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折。过去我校就曾制定过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共30余项,条款共200余条,可谓处处有规范,把各项工作一一量化。这种管理虽然规范,当然也有一定的实效,但这种类型的管理,管理者必须事必躬亲,每每过问,忙忙碌碌,无暇思考。因权力过于集中,管理者难以做到体察民情、揣摩民意、贴近民心,从而使管理带有主观色彩和家长制烙印。再说,过多的考核检查,过多的量化指标,过多的琐碎事务,让教师疲于应付,使教育无法休息生息,负担过重,使教师内心世界变得逼仄,导致工作的肤浅。试想,一个疲于应付,自顾不暇的人,哪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去探索,通常只能被动接受,画猫画虎,机械重复。为此,我们本着“改革深化,责任强化、利益同化、方法简化”的四化原则制定了一系列新的《规范》,大大削减了原来的条款,并简化了操作程序,采取淡化约束的方法,少设框框,多搭自我表现的舞台。在把教职工视作管理对象的同时,又把他们看作管理的主体,让他们参与学校目标、制度、计划的制定,参与学校的决策,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激发他们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性。近年来,我校先后开展了“我与八小”为题的系列自我教育活动。如;“学校规划之我见”、“假如我是校长”、“我为八小添光彩”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增强了教师的自我管理意识,形成了一种包含管理与被管理、外部管理和自我加压等诸要素和谐互补的超常规管理的“自治”管理模式。进而创造出了师德高尚、工作有序、环境宽松、奋发进取的理想的学校氛围。

  四、让教师在学习、研究中提升自己的品位

  1、倡导读书,追寻智慧地生存

  几年来,我们坚定了打造“书香校园”的决心,并付出实际行动,以丰厚自身的学养,为明天蓄力,力求探索一条文化自觉之路。如今在我校“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学习成为一种工作和生活的方式”的学习型组织建构,以及由“书香超市”、“科研沙龙”、“读书、写作、投稿俱乐部”等系列活动场所形成的文化场,浓郁了整个学校的文化氛围,提升了师生的精神境界。要求教师要让阅读成为生活的常态,每日少则读三至五页,多则不限;每月少则阅读一至二本,多则不限。在阅读的基础上,每周至少写600字的读书文摘,每月至少写一篇教学心得。这些目前已成为我校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

  2、追求创意,刷新亮点

  每月举行一次“科研沙龙”是教科研工作的一大亮点。在这一园地里,教师们在用实践引发的思考和思考凝结的文字告诉人们,面对课改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矛盾,他们在研究,在实践,在行动。我们不少沙龙文稿,如:《课改的真正要义:教师的真功夫》、《从精神生态的视角谈教师的成长》、《倾听历史的回声》、《对课堂提问的诊断于矫治》、《化妆与公开课教学》《培养自信唤起勤奋》等分别发表在《教育艺术》、《教书育人》、《江苏教育研究》、《教学月刊》、《中国教师报》、《福建教育》上。就这样教师们研究着,并快乐着。

  3、立足课改,打造创新教研的平台

  (1)对比教学式教研。即采用一课数人执教,一课多人同备一人执教等方法。对其中某个环节、某些方面、某种方法进行诊断性研究。通过这种对比教学式的教研,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总结和评价能力,使教学经验理论化,进而让教师不断去追求教学全过程的合理性。

  (2)课例分析式教研。主要以“教学设计——课堂观察——反馈会议”为模式开展教研活动。具体做法是:各教研组事先设定共同关注的主题,成员们首先要围绕主题学习理论,形成理念高地。然后切入一个课例,寻找现实于理念间的差距,反思、讨论,寻找改进策略,在此基础上来设计如何改变以往的落后做法。

  (3)课题研究式教研。把教学中急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整合,形成一个个研究的小课题,进行系统探索。课题研究活动按照“学、讲、用、思、写”这五步进行。每学期要求每个课题组定期进行活动,定期进行交流汇报,并在期末上报课题组活动记录。

  4、与名家对话。在教师中广泛开展“与名家对话”(不限于教育名家)的系列活动,读名家的书,听名家的课,说名家的事,走名家的路,从名家那里汲取精神营养,了解奋斗的艰辛,感受追求的快乐。

  五、让师生追寻诗意的成长。

  学生:学并快乐着

  1、享受学习

  (1)在学习中享受生命的活力。我们把学校的主要目标与功能定位在学生生命的发展上,高度关照学生的生命,回归于学生的生命之中。为此,我们要求教师要蹬下来看儿童的世界,宽容他们的每一个过失,对他们多一些真诚的微笑,多一些自信的微笑,多一些鼓励的微笑,发自内心地欣赏他们的成长,为他们的进步喝彩,使他们更多地体验学习的愉快、安详和融洽。正是在这种思想下实践,我们的教师得到了许多朴素而深刻的教育哲理:“会爱生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师生之间应该是零距离”、“我和儿童结伴成长”……就这样,我们努力踏准学生生命的节拍,和着学生生命的律动,使学生在学习中散发出了浓郁的生命气息,促进了学生生命潜能的实现和生命需要的健康满足。

  (2)在学习中享受生活的乐趣。面对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我们开始改变传统教学中重间接经验的传递,轻直接经验感悟的倾向,克服片面追求理性,注重抽象文字符号识记,忽视积累感性认识的弊端,而在学习中注入了新鲜的生活源泉,把学生的学习融入到了丰富多姿的生活场景之中,让他们去接受生活的感染与召唤。现在我校学生的学习内容已不再限于课本,学生学习的地点也不再限于教室,去超市调查,去图书馆收集,去田野感受,去网上查询,与各种职业人员访谈。教师已不再依赖课堂,开始向社会拓展,向生活渗透,向所有蕴含着真善美的文化领域开放。知识也不再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成为师生一种共同探究的发现过程,课程更具有了开放性、灵活性和综合性。

  (3)在学习中享受对话的激情。所谓“对话”学习,一是让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二是让学生与社会、生活、历史、自然、未来进行对话。我们提倡教学内容要努力贴近社会生活,尽可能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今后的发展出发,有针对性地追求生活意义中的课程。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走出课堂教室这一狭小的生活空间,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拓展学习的课程时空,让他们与历史、未来对话,另一方面把课堂生活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在广阔天空下,在大千世界多姿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自然对话和相融,让他们在与世界的沟通中感受到生命的崇高,享受到对话的激情。

  (4)在学习中享受探究的乐趣。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就是“探究学习”。实践表明,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时空,给他们一点探究的时间,他们就会创造出竟想不到的作品,也就有顶峰的体验、深度的探究、方法的积淀,以至有智力上的振奋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我们让学生们“走科学家走过的路”,在操作、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享受求知的快乐。近年来,我校开辟了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他们对天文、历史、地理、文化、艺术、网络、科技,林林总总都有涉及,他们的能力也让人刮目相看,他们大胆探索,敢于想象,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充满了思想的活力。一个个探究的小论文诞生了:《我所了解的香烟危害》、《恐龙历史知多少》、《走进年、月、日的历史》、《农村秸杆焚烧问题调查及对策》……这些珍贵的收获,让学生们感受到了“研究”并非遥不可及,探索乐在其中。

  2、让成功追随每一个学生。一个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校园,应该是一个让人人获得自尊和自信的场所,让人人都获得成功和欢乐的体验。为此,我们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禀赋、优点,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各领风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与机会。目前,我校开设了绘画、舞蹈、文学、书法及学科延伸类兴趣小组活动。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另外,为激发学生的成功感、自豪感,我们还让学生相互欣赏和褒扬,不少班级开展别开生面的“夸夸我班的同学”主题班会,而且只允许谈同学的优点和特长,于是班级里热闹起来了,真诚的赞誉,使每一个同学都体会到了自己的形象和价值,产生了一种成功的愉悦。

  教师:我执著,我快乐,我灿烂

  教育,就是要点燃人们心中的理想之火,就是要人们去享受那人生中最大的快乐——追求的快乐。于是,我们倡导、我们设计、我们追求新世纪的教师形象——做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正是这一健康、昂扬的价值取向使教师的生命显得饱满、坚实、洋溢着一种欢悦亢奋和生机勃发的迷人光采。也正是在这充满理想的校园里,教师们的知识提高了,思想升华了,他们互相支持、帮助,共同提高,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形成了一个团结奋进的优秀群体,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教师。

  我执着,我快乐,我灿烂。是新世纪教师新的精神风貌,也是新世纪教师新的价值取向,我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去追求的。

 

 上一篇:校园绿化与环境育人
 下一篇:紫薇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