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龄前儿童,可以在日常生活帮孩子建立起数学的概念,用游戏的方式更巧妙。
时间对孩子来说是蛮抽象的概念,比较不容易理解,因此,可利用一些想法或道具把时间找出来,让孩子渐渐认识时间的存在。所以,时间不单只局限在看时钟,而是全面让孩子建立时间的概念。
游戏1:白天或晚上
游戏方法:
1、告诉孩子天亮时有太阳就是白天,白天可以玩、吃饭、出门。
2、告诉孩子天黑时有月亮就是晚上,晚上要休息、睡觉。
3、如果孩子已经能理解白天和晚上,就可以进一步让孩子认识中午及下午或清晨的时间观。
游戏目的:
让孩子随着天色的转变而有白天及夜晚的分别,慢慢还可以增加不同时段的天气变化观察,例如太阳下山、太阳升起。
游戏2:一星期有七天
游戏方法:
1、爸妈可以准备一张画好七个格子的纸张。
2、编上周一~周日的文字,星期六、日可用星星表示。
3、从星期一醒来就给孩子一张贴纸贴在第一格,并提醒他今天星期一先贴第一张。
4、星期二贴第二张、星期三贴上第三张,以此类推,让孩子有时间累加的感觉。
5、到了假日就可以给予不同颜色或造型的贴纸,让他感觉假日这两天不太一样。
游戏目的:
时间变化也是数学观念之一,通过一星期有七天的认识,能让孩子有时间前进的感觉,并可理解星期一至星期五爸妈要上班,假日才能放假。
游戏3:时间配对
游戏方法:
1、把每天及每周固定的行为或活动加以强调,例如白天上幼儿园时就告诉孩子:“现在是早上8点你要去上学,我要去上班,下午五点爸爸会去接你。”
2、下午接孩子时可以告诉他:“已经下午5点,要放学回家了。”久了之后孩子就会有时间与行为的联结。
3、也可以在每个假日都固定让他看卡通录像带,可以对孩子说:“星期六白天你就可以在家看录像带。”以后孩子看见妈妈准备放卡通录像带,就会了解今天又到星期六了。
游戏目的:
把生活中的固定活动转变为时间的概念,随着年龄增加,就会更清楚什么时间会发生什么事情。
游戏4:现在该做什么
游戏方法:
1、先准备一个大时钟或爸妈利用纸板自行制作一个能转动的时钟也可以。
2、然后在不同时间旁边,贴上相关的图片,例如早上8点旁贴上牙刷及毛巾(表示刷牙洗脸)、12点贴上食物(代表吃饭)、下午3点贴上玩具(代表游戏)……以此类推。
3、让孩子依照生活起居,查觉时间的进前。爸妈平常可以问他,中午12点我们应该做什么事呢?或是孩子想吃饭时,要他去看看时钟走到食物的位置了吗?
游戏目的:
让孩子更有时间观念,也能了解自己一整天的作息,同时能促使他养成固定的生活习惯。
游戏5:看照片想一想
游戏方法:
1、爸妈先找出以前出游的照片。
2、指出某些照片,让孩子自己回想当时的状况、出游内容。
3、再告诉孩子这些都是以前发生的经验,让孩子理解过去的意义。
4、再问孩子现在他在做什么,现在做的事情就是今天。
5、再问孩子以后想去哪里玩,还不能马上做的,就是明天(未来)。
游戏目的:
孩子通常会把过去的经验都称为昨天(即使是一个月前),不过,通过回忆、思考,可以让孩子慢慢建立今天、昨天、明天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