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教研成果
站内搜索
证件查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成果
孩子的成长是从模仿开始的
来源:未知 时间:2014-07-25 点击量: 0

        孩子每一次的成长,都是从模仿大人开始的。

  “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所有他们看到、听?、摸到的,都可以成为他们学习的对象,这其中既包括成人们有意给予孩子的各种刺激和学习环境,也包括无意间流露而幼儿主动吸收和学习的事物。

  孩子都是在不断的模仿中萌发出智慧的嫩芽,学习能力也会逐渐增强,所以家长要重视孩子模仿的天性。家长对孩子关注得越多才能越了解孩子,也才越有机会去了解模仿期孩子的心理。蒙台梭利教育智慧

  由于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使得他们的独立性往往较差。当看到别人做什么的时候,他也会学着去做;当看到别人有什么的时候,自己也要有什么;看到别人玩什么,他也要玩。总之,我们周围几乎溜有事物都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

  对待孩子的模仿行为,家长首先要持尊重的态度,因为模仿是孩子从无到有的创新过程。只要孩子的模仿行为不妨碍他人,也没有危险性,作为父母,都应该鼓励,并且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孩子模仿,这样既丰富了孩子的认知经验,又能让孩子在模仿中学习本领。他们对正确的行为模仿越多,积累的生活经验就越丰富,想象和思考的空间就越开阔,敢于创造的机会就越多。

  另外,家长还要弄明白孩子为什么模仿,孩子在模仿中得到了什么。孩子之所以模仿成年人是不带任何目的的,这纯粹属于他们的兴趣。孩子们?是要努力完成一件事,这其实是他们的内心需求,尽管这种需求有时候显得很笨拙可笑,但是大人们千万不要去打断孩子们的情绪,否则以后他们做事就会变得缺乏目的性和兴趣。

  最后,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和语言,要起模范作用,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孩子学到更多好的行为和语言,使孩子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对于那些复杂的、技巧性和合作性强的行为,可先不让孩子模仿,不安全的行为更不能让孩子模仿。对孩子好的、成功的模仿要多给予鼓励,对于失败的模仿也要适当地给予安慰,不断调动孩子重新观察、重新模仿的积极性,把失败转化?走向成功的动力。

  (1)对孩子的模仿行为应该予以鼓励。

  孩子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他们很敏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也逐步提升,所以当他模仿别人的时候,对于他们所做的正确的方面要加以鼓励和赞扬;孩子模仿那些不好的行为时,家长也要循循善诱地引导,而不要批评或者责罚,以免打击孩子的情绪,在内心留下阴影。

  5岁的小羽是个非常活泼的小男孩,每次看到电视里时装模特走台步都会忍不住跟着在电视机前扭来扭去,可是小羽的爸爸认为男孩子不能改模仿这些“娘娘腔”的东西,所以强行禁止小羽的模仿行为。后来小羽的爸爸?他去武术学校学习武术,当小羽的教练让他学习一套少年拳的时候,小羽就是不肯,还嘟囔着“娘娘腔的东西,我不学”。教练把这个情况反映给小羽的父亲,父亲也没有办法,只好把小羽接回家中。

  (2)父母不要干涉孩子对于模仿对象的选择。

  对孩子来说,自己选择的模仿对象才是最合适的。只要孩子不模仿一些恶俗的、低级趣味的东西,父母就不应该横加干涉。让孩子自由地发挥模仿的天性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可能父母为孩子提供的模仿对象都是比较优秀,甚至比较完美的,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儿童在能够模仿之前就为模仿做了准备和付出了各种努力,这样的模仿才是有意义的,才是效果最佳的,而成年人所树立的榜样仅仅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模仿的目标而已。

  孩子模仿的第一对象很可能是家长,但是家长没必要因此在孩子面前表现得特别完美,因为孩子的发展与家长的完美与否没有直接关系。

  (3)要让孩子在模仿中得到心理满足。

  当孩子到了模仿期(大概在两岁之后,会特别喜欢模仿)以后,我们经常会发现孩子做一些奇怪的事情。比如不停地把东西拿来拿去,尽管搬不动桌子,但是总喜欢帮大人搬。这些奇怪的行为实际上是孩子在模仿中寻找心理满足的举动,当孩子?仿累了的时候,他们享受到了这项活动带来的心理满足,自然就会停止。

  一些家长害怕孩子过度劳累,从而强行终止孩子的行为,这样做会影响孩子追求心理满足,进而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这种干扰受得多了很容易造成精神问题。

 上一篇:独立成长是孩子的本能要求
 下一篇:一定要告诉孩子的75条生存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