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年级 语文--地下森林断想导学案
来源:未知 时间:2014-06-06 点击量:
0次
西安教师网网址:www.xateacher.com西安朝阳学校中小学辅导招生电话:87246359 (王老师)
西安朝阳学校“一对一”辅导招生电话:18092300658
办公联系方式:
莲湖校区:87246359、18092300658、18092300659、18092300660
新城校区:82400256、13991971400
办公地址:西安市莲湖区西大街121号西安文理学院(城隍庙东隔壁)大门口四楼
: |
教学目标:
|
|
沉湎( ) 孱( )弱 浩瀚无垠( )袅袅( )烟云 万籁( )俱寂 启迪( ) 徘徊( )( ) 愤懑( ) 2.解释下列词语。 沉湎: 孱弱: 愤懑: 3作者及背景介绍: 作者浙江杭州人。在黑龙江一国营农场生活了8年。1972年在上海《解放日报》上发表第一篇小说《灯》。本文写于80年代初,正是“文革”结束不久,我们国家经历过一场巨大的浩劫。人们,既回首往事痛心疾首,又对未来充满希望,所以敏感的作家们带着这样的心态观察社会与自然现象,都会自然而然地将所感所悟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大背景结合起来。 张抗抗是从那些大是大非的岁月中走过来的,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们。都有很沉重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从他们那一代人甚至几代知识分子和正直人们的骨子里散发出来,那是没办法克服的。 三、问题设置:(文本探究) 1、细读课文,思考:那个“黑黝黝、光秃秃、阴森森、静悄悄”的峡谷,成长为“蔚为壮观的森林”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受到了哪些煎熬与不公,又得到了哪些帮助? 2、作者将丰富的感情贯穿于字里行间,语句“你从哪里飞来?你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使你沉入这黑暗的深渊,熬过那漫长的岁月?”作者以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地下森林,倾注了什么感情?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读课文,结合作者对地下森林的描写,简要说说地下森林有怎样的“品格”?(用成语或四字词语概括并进行解释),再说说作者由地下森林升华出一个怎样的主题? 4、课文的语言很美,究竟美在哪里?请同学们用你的慧眼去发现,并用“_______这句话很美,美在_______”的句式作简要的分析,并仿照这些美句造句。(这些句子一般或用了修辞,或用了叠词) |
四、拓展延伸: 1、结合课后第三大题,体会文学作品与说明性文章在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2、以“梅花”或“菊花”为咏物对象,结合本文写作手法,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志向。 五、课堂检测: 1、默写至少两句你特别喜欢的句子,并选择一句进行仿写。 2、积累关于磨难的名言。 上一页 1... -1-1-1-1-1-1-1... -1下一页 ![]() ![]() |
上一篇:初三语文练习抽测试题 |
下一篇:八 年级 语文--《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