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证件查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介绍 > 学习资料
第六节 幼儿园社区工作
来源:未知 时间:2014-04-13 点击量: 0
西安教师网网址:www.xateacher.com
西安朝阳学校中小学辅导招生电话:87246359  (王老师)
西安朝阳学校“一对一”辅导招生电话:18092300658
办公联系方式:
莲湖校区:87246359、18092300658、18092300659、18092300660
新城校区:82400256、13991971400
办公地址:西安市莲湖区西大街121号西安文理学院(城隍庙东隔壁)大门口四楼





一、社区工作的重要性
    
     社区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由相互关联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由从事
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活动的人们所组成的区域性的社会实体。早期教育通常指
儿童从出生到小学前的早期学习。教育环境是指对人施以教育影响的一切条件。儿
童的早期教育环境不仅是指幼儿园内进行保育和教育的一切条件的总和,也包括与
早期教育相关的园外的家庭、社会和自然的大环境。
众所周知,幼儿的发展是在其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良好
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社区是社会大环境的缩影,是幼
儿园与社会紧密结合的纽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社区这个小社会环境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幼儿园所
处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已经同幼儿园环境一样逐渐受到家长的重视。但通常
情况下,作为独立设置的幼儿园,在社区资源的关注程度上,在社区教育环境特别
是早教环境的创设上,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幼儿园作为在幼儿阶段承担主要教
育任务的幼教专门机构,应使幼儿不仅在幼儿园内部的具有安全性、教育性、艺术
性等特点的,能够引发幼儿主动参与和互动的教育环境中成长,更应积极发挥幼儿
园的整合与辐射作用,将为孩子创设适宜教育环境的理念拓展到社区,积极在社区
中营造适合幼儿发展的、满足幼儿成长需要的教育环境,以充分实现环境教育价值
的最大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正是将幼儿教育置身于终生教育、终生学习的大
教育观之中,来看待幼儿园的教育环境的创设和利用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
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幼儿园作为实施保育教育的专门机构、幼儿集体生活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具
有专业化的人力资源、专业化的智力资源、幼儿群体的辐射力、家长群体的影响力
等,是社区早教环境建设中当之无愧的主力。因此,在早期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
在创建和谐社会和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幼儿园应充分发挥幼儿教育专门机构的
优势,积极探索,不断实践,从社区早教环境的创设做起,为建设和谐社区和学习
型社区、为孩子创设优质教育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而努力。
“全社会的幼儿教育:社会支持和家长参与”—意大利北部小镇瑞吉欧市认为
幼儿教育是全社会的事。社会在育儿方面给予家庭以有力的支持,素来是意大利
文化中集体主义的一种体现。在瑞吉欧市,0-6岁的保育和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
市政工程,享有12%的政府财政拨款。许多由社区公民自发组织起来的民间组织对
地方政府施加实质性影响,以保障和改善该地区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和正规教育。
二、社区工作开展
    (一)综合分析幼儿园所处的社区环境以及教育现状
    1、小区或者所处街道特点:根据幼儿园所处位置、建筑特点、物业现状、社区
居民收入、学历层次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为推进工作提供依据。
    2、幼儿园收费、家长群体经济能力和教育消费观念。
3、所属社区的人文特点。党政军群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有特长的居民,
对幼教给予关心帮助的先进人士等。
    (二)明确幼儿园社区早教环境创设工作的主体思路
    1、园内:将社区环境的创设、社区环境的利用、社区人员的使用、社区活动的
组织和参与等,与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课程相结合。
    2、社区:协调相关部门,明确职责任务,共同打造和谐教育学习型社区。如:
物业负责社区以及幼儿园周边环境如围栏、监控、下水道、电气等方面的设施维护,
幼儿园大型活动、门前安保等安全保障工作,并建立对讲等联动系统,预防突发事
件。街道社区,定期沟通协调各自工作计划,并在各项活动中,相互支持配合。
    (三)带领幼儿积极参与到社区物质环境的建设中
    培养幼儿做社会小主人、环保小卫士。设计、组织系列教育活动,带领幼儿积
极参与到社区环境的建设中。如利用每年的植树节,对社区花草进行养护,组织大
班幼儿进行拔草,清理杂物等,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小树认养活动,号召孩子们以
家庭为单位认养小树,为环保做贡献。
    (四)在社区早教环境建设中发挥幼儿园积极作用
    1、吸纳社区居民参与幼儿园家长学校组织的观摩、讲座培训、发放资料、教学
开放等活动。如向家长进行多元智能基本理论与教育培训、幼儿个性发展与培养、
幼儿不良行为的矫正、幼小衔接、眼科保健以及幼儿常见病的预防与诊治等培训,
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幼儿保健能力。
    2、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参加给类开放活动。如家长开放日、教学活动观摩、
新年亲子联欢、户外亲子体育活动、家长与幼儿同台演出等。不仅使家长对自己的
孩子有进一步的了解,也引领家长理解教师的教学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教学策略,
提高家长科学理解与参与教育的能力。
    3、引导居民参与幼儿园评价工作。定期召开社区居民参加的座谈会,征求意见。
    4、组织社区居民参加幼儿园大型活动。如“六一”庆祝会、毕业典礼等。
    5、开辟社区幼儿教育园地。将幼儿园教育信息、教育体会、育儿知识、幼儿活
动情况等做成展板在社区中展出。
    (五)积极整合社区优质的幼儿教育环境资源
    1、自然环境:社区内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教师经常带领孩子们到社区中观花
赏景、探索记录。
    2、场地:组织富于教育意义的各项活动。如在社区组织毕业生毕业典礼,于会
所组织“爱家乡、爱祖国美术作品展”等。孩子们不但展示亲手制作的绘画、粘贴、
手工制作等作品,还排练了诗歌、歌曲、舞蹈于会所进行展演,不仅展示了才艺,
也大大丰富了社区的文化生活。
    3、参与社区系列教育活动。参加社区组织的庆“七一”演出、创建和谐社区、
参观消防演习、中秋节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才艺的舞台,也
为孩子们上了一堂堂生动的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课。
    4、师资资源:幼儿园邀请懂得武术和剪纸、编织的叔叔阿姨到幼儿园里,为小
朋友们表演和展示,与小朋友们共同动手创设幼儿园环境;到会所参观社区画家的
国画作品、书法作品、手工作品等,使孩子增长见识,受到教育。
 
三、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一)幼小衔接的基本理念和要求
    1、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旨在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
育的平稳过渡,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保
持身心的和谐发展。
    2、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并体现后继学习和未来社会对儿童发展的要求。
    3、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应充分体现科学性、整合性和趣味性,并与我园园本
课程实施有机结合。
    4、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与小学“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做到有机结合,尤其在
儿童发展的评价问题上,体现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二)幼小衔接的目标
    1、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
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
自我保护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4、根据当地入学的政策和要求、各小学的一贯做法,适当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
掌握。
    (三)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安排
    1、时间安排
    幼小衔接活动是整个幼儿园三年的工作内容之一,从小班开始,幼小衔接工作
就己经开始。
    从大班下学期开始,进行专项集中的幼小衔接活动,重点是毕业前的三个月,
即5月份、6月份、7月份。
    2、幼儿一日活动数量和时间安排
    4月份和5月份,侮天集体教学活动安排更改为三个,每个活动30分钟;中午
午睡起床时间提前到14: 00,给孩子课间的自由活动时间。6月份和7月份,每个
集体教学活动时间改为35分钟,中午午睡起床时间为13: 40,并让幼儿学会自主
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3、内容安排
    “入学预各期”幼小衔接活动,重点围绕着“入学愿望”、“学习兴趣”、“学
习与生活习惯”、“学习能力”、“知识技能积累”五个活动目标来进行内容的设
计与组织,并紧密结合幼儿园园本课程来开展活动。
小主题活动设计
┌───┬──────────────┬──────────────────┐
│活动  │活动目标                    │活动内容                            │
│主题  │                            │                                    │
├───┼──────────────┼──────────────────┤
│我的  │1、熟悉、了解如何爱护和正确   集体教学:我和书包做朋友、各种小     │
│小书包│地使用学习用品。            │文具、找不到的眼镜、铅笔盒里的朋    │
│      │2、逐步学习并习惯独立整理   │友、我会用的尺子;                   │
│      │和保管好自己的用品。        │区域活动:理理小书包、削铅笔、修     │
│      │                            │补图书;                             │
│      │                            │其它活动:天天习惯背书包上幼儿园、   │
│      │                            │参观学习用品商店、与父母一起买新    │
│      │                            │书包、谁的书包最整洁小评比活动、    │
│      │                            │使用玩具大比拼。                    │
├───┼──────────────┼──────────────────┤
│参观  │1、了解小学的环境、小学生的 │集体教学:读书郎、不一样的学校、小   │
│小学  │学习和活动特点,对小学的生  │学生一日生活、假如我是小队长、参    │
│      │活产生一定兴趣。            │观小学感想小图书、“我的第一、第二、│
│      │2、产生入小学的愿望,向往当 │第三、第四愿望”、上学的路和回家的  │
│      │个小学生。                  │路;                                 │
│      │                            │区域活动:附近的小学、测量路线图、   │
│      │                            │小学课程表、采访小学的计划书、建    │
│      │                            │构我的理想小学、数学操作探索、角    │
│      │                            │色区“学校气                        │
│      │                            │其它活动:参观小学、采访小学老师     │
│      │                            │和小学生、与父母一起去报名、模拟    │
│      │                            │小学运动会、听小学生讲述小学生活。  │
├───┼──────────────┼──────────────────┤
│小课堂│1、在模拟小学生的生活中,感 │集体教学:上学的早晨、下课十分钟、   │
│      │受小学生的学习活动特点。    │“争章”统计、课程表、一分钟可以    │
│      │2、形成初步的任务意识和目的 │干什么;                             │
│      │意识。                      │区域活动:电话号码大揭密、小雏鹰     │
│      │                            │争章、我的课间活动设计、问题树;     │
│      │                            │其它活动:班级公约、我与朋友比一     │
│      │                            │比、轮流担任小队长、我有一个小岗    │
 
│      │                            │位、文明用餐收拾餐具、学用“小记    │
│      │                            │录本”。                            │
└───┴──────────────┴──────────────────┘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互动内容
 
 
 
 
 
毕业
  1. 体会自己的长大,初步养成
   对老师、父母等周围人感恩的意识与习惯。
  1. 产生当一个小学生的光荣感,
   有向往小学生活的积极情感体验。
 
集体教学:毕业诗《悄悄话》、毕业歌、
好友写真集、给老师画大头像、离园纪念册、
给幼儿园的礼物;
区域活动:毕业赠言、给弟弟妹妹的礼物、
做“名片”、离园倒计时、设计成长册;
其它活动:毕业典礼、与小学生联欢、亲子俱乐部
 
 
 
 
 
 
我的本领大
1、喜欢读书,知道怎么翻书、买书。
2、有良好的倾听、书写和作业习惯,能自己抄写家庭作业,会写简单的汉字。
3、能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运算,会口头和看图编应用题。
4、有责任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愿意并会做值日生。
 
集体教学:劳动最光荣、图书里面的知识、说话轻轻听仔细、我的值日图表、营养
宝塔、我到书店看到的书。
区域活动:修补图书、我的图书、抄作业、书店、我的优点和缺点、我想学他(她)
的有点、数学区活动、识字大王。
其他活动:帮弟弟妹妹修补图书、给弟弟妹妹讲故事、独立完成作业的好孩子大比
拼、亲子活动“在家和幼儿园一样棒的好孩子”
 
 
 
《我要上小学了》主题设计
┌──┬────────────────────────────────┐
│目标│1,激发和强化幼儿对朋友的友谊、师生的借别依恋之情。              │
│    │z、对新的生活充满向往和好奇,并以积极的态度,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和 │
│    │生理准各。                                                      │
│    │3、能在实际生活中,了解、认识常见的符号及文字,尝试运用图像、文 │
│    │字、符号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思。                                  │
│    │4、能在生活和游戏中掌握书的知识和书的概念。                     │
├──┼────────────────────────────────┤
│课程│预设活动                                                        │
├──┼────────────────────────────────┤
│学习│好听的故事~一汉寸换节、找不到眼镜                               │
│    │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认识文具、认识刻钟、过马路                │
│    │学做小学生—参观小学、书包里的朋友、整理书包、学做小学生        │
│    │我们要比耶—毕业献词、上学去、毕业歌、朋友、朋友进步榜          │
├──┼────────────────────────────────┤
│区域│小社会—熊大婶开文具店                                          │
│游戏│美工区—我家周围的路、毕业照、                                  │
│    │益智区—小学生的一天、朋友是什么、我会看时钟、时间对比表、通讯  │
│    │录、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                                          │
│    │操作区—整理书包、                                              │
├──┼────────────────────────────────┤
│运动│集体游戏—快乐向前走、找朋友、耳聪目明、运水、小小救护员、小小  │
│    │志愿者                                                          │
│    │器械运动—翻斗乐、绳子、圈、垫子                                │
├──┼────────────────────────────────┤
│生活│传口信、星星记录卡、我是文明小公民、妈妈不见了                  │
├──┼────────────────────────────────┤
│环境│布置主题墙面-—上小学                                           │
│创设│                                                                │
├──┼────────────────────────────────┤
│家长│1、家长可以让孩子了解一些小学学习生活的情况。                   │
│工作│2、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教孩子认识一些常见的符号及文字。         │
├──┴────────────────────────────────┤
│调整:                                                                 │
└───────────────────────────────────┘
    (四)幼小衔接工作实施建议
    1、要根据本指导意见和本班实际情况,对幼小衔接活动进行整体规划。要把集
中性的幼小衔接活动与经常性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注意加强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学
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2、在开展幼小衔接活动时,要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使活动具有趣味性、游戏
性。避免教学内容的过度小学化,知识技能要求的过度超前化。
    3、要把幼小衔接将要组织的活动素材纳入每月的课程计划中,提高课程实施和
组织活动的有效性。
    4、幼儿园教师要掌握小学生活、教育的一些基本行为习惯要求,如,坐姿、握
笔姿势、用眼卫生等。同时,加强幼儿颈部肌肉、腿部肌肉等的锻炼,提高幼儿身
体的素质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5、开展幼小衔接活动,要正视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师要注意观察、了解,给以
因人而异的关怀和帮助。对个别情绪特别焦虑的孩子,要主动会同家长开展具有针
对性的教育,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地、‘渝快地度过幼小衔接阶段。
    6、在开展幼小衔接活动中,要加强与小学的互动,形成幼小联系的机制。要充
分利用社区、社会的各种资源,为幼小衔接活动创造机会。同时,幼儿园和各班要
加强宣传,积极利用各个宣传栏,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更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7、积极利用家长会、幼儿园网站、给家长的信等,开展丰富、有效的幼小衔接
宣传活动,让家长充分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幼儿园、小学教育的不同要求。同时,
引导家长合理安排子女入学前的暑假生活,特别是巩固己经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
真正做到家园共育,切实提高幼小衔接活动的有效性。
    8、幼儿园管理人员在幼小衔接活动中应加强领导与监督,保证每一个孩子的身
心健康发展。
    9、幼小衔接活动要积极尝试实施,形成活动系统,纳入资源库。并向全街道或
全区推广。
    (五)幼小衔接工作评价
    1、幼小衔接活动的评价,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要注重“入学愿望”、“学
习兴趣”、“学习与生活习惯”、“学习能力”、“知识技能积累”五个方面的评价要求,
避免以识字多少等知识要求作为评价的依据。同时,要做到幼儿园与小学评价的价
值取向的一致。
    2、幼小衔接活动的评价,应坚持以正面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为主。在评价中,多
进行个体纵向比较,积极引导幼儿感受自己的成功,体验成长的快乐,增强做小学
生的信心。同时,注重活动过程的评价,使评价更有针对性,更具有个性化。
    3、幼小衔接活动的评价,应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在评价中,充分利用家长的资
源,做到家园互动。尤其在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上,更要使家园一
致,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4、幼小衔接活动的评价,在具体内容上,可参照以下几个方面,并主要由幼儿
园负责实施:
    入学愿望:喜欢学校生活,有入小学的愿望和积极、自信的情感体验。
    学习兴趣: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对学习活动感兴趣。
    学习习惯:有倾听、专心阅读的习惯,有初步的任务意识等。
    语言能力:有自主表达的愿望,能大胆、清楚地说清一件事。
    生活能力:会整理自己物品,有自我服务和保护的能力,有初步的时间概念。
    行为习惯:能初步辨别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的好坏,并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交往能力:愿意与同伴、老师和周围的人交往,对人有礼貌,能友好相处。
    四、幼儿园在社区的主体作用
    1、联动协调;
    2、教育课程实施与社区教育环境的建设和利用相结合;
    3、引领居民了解早教、参与早教、支持早教;
    4、提供早教知识与育儿经验;
    5、组织社区早教活动;
    6、积极参加社区教育活动等。
    幼儿教育的社会化要求我们不断将幼儿教育与社区环境紧密结合,共同形成协
调一致的教育环境。因此,在日常教育中,我们应积极坚持幼儿教育的开放性和社
区环境的教育性的有机结合,努力使社区成为幼儿园课程的扩展实施基地和幼儿的
社会实践基地。在此过程中,幼儿园应积极引领和共同缔造社区优化的早期教育环
境,将文明、和谐、安全、振的综合教育环境展现给孩子,同时将幼儿教育的专业、
童真和快乐资给社决,一让孩子拍在美好的教育环境中得到发展与提高,进而有效
促班学习型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形成.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幼儿园环境与社区环境的
有效互动,特别是积极发挥幼儿园的辐射和专业作用,与社区形成一个规范有序的
整体教育环境的运行体系,仍需要我们继续研究与探索。我们将努力实践,积极探
索,为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优质的早期教育环境、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做出幼儿园应
有的努力。


西安教师网网址:www.xateacher.com

 上一篇:第五节 家长工作管理
 下一篇:第九章 幼儿园应急预案及危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