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有什么方法可以更好地深化教师队伍建设?
校长推门听课?
签订师德协议?
实行末位淘汰?
No No No !!!
这些被许多学校所普及的做法
今天要介绍的学校里是
绝对不存在的!
要建设好一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什么最重要?相信“师德”二字是许多校长都会脱口而出的答案。但人们所说的“师德”看不见也摸不着,更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来定性。到底如何才能立好教师之德成为了当前一些学校的“老大难”。
近日,“第十三届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联合采访记者团走进了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该校校长俞正强和大家分享的教学管理经验显得与众不同。解决以上问题,俞正强表示只需用四招,让教师们能保持努力、保持善良,就足够了!
第一招:
信任!给老师以安全感
所谓“衣食足知荣辱”,可为什么在大家衣食富足的时候,德性却遇到了问题?在俞正强看来,原因不外乎是人与人之间信任感的缺失,而校园亦是如此。
许多学校出于不信任教师,编织出许许多多的考核条例,用监督,甚至恐吓的方式管理教师。在这样不被信任的环境中,教师们就会挖空心思维护自己的利益。于是,大家选择把善良埋在心底,做出一些令人意外的行为。
“要相信我们的教师,因为信任,会给他们带来安全感。他们也才会相信,只要保持善良、保持努力,就会获得整个学校的支持。”因此,在金师附小的校园里,没有推门听课、没有月度考核、没有末位淘汰……俞正强坚信,只要校园品德生态环境好了,教师们的心就会柔软,心柔软了,善良便会随之生长!
第二招:
底线!给老师以羞耻感
一个组织的建设离不开规章制度。“要保持善良,必须让老师们体会到学校对恶的零容忍。”俞正强介绍,在金师附小没有潜规则,只有明的制度,所有触犯到学生利益的行为是绝对不被允许的。为此,学校设置了15条底线,其中5条红线10条黄线。每踩一条黄线,从年终奖中扣500元;而一旦踩到红线,直接扣除该教师所有年终奖。
“用底线给予教师羞耻感,从而让他们学会自律。”俞正强表示,学校只设立底线的方式给了教师更多自由的空间,有利于蛰伏在教师心底的道德之心茁壮成长。“学校是不需要制定很多‘法典’的,若老师心不善良,才需要想出许多条文,防止老师使坏;若老师心存善良,学校就不需要许多条文,因为老师们不会想出坏事来。”
第三招:
点赞!给老师以成就感
师德不是靠考核的,而是靠感受的。“师德建设,就是要发现教师的好。”在俞正强眼里,评判一位教师是否有师德没有具体的条条框框。
“好教师也不应该只是那些坚持带病上课的教师。”他鼓励大家有空就在校园里转转,认真发现其他教师们身上细微的闪光点。“点赞,能给教师们成就感!我们崇尚师德,不要量化,更不要金钱化。而是要通过故事,让感情的力量深入骨里,改变人心。”
于是,“我要说声谢谢你”、“拼班感恩奖”、“心愿天使”……一个个经典的活动每年都会在金师附小的教师例会中踊跃开展,在提供了一个互相点赞平台的同时也把教师们所有的善都发扬起来,师德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升腾。
终极大招:
立好校长之德!
靠校长来立校长之德靠谱吗?对于这个问题,俞正强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在他的观点里,学校要做好立德树人的工作就必须有一批具有献身精神的校长来带头:“立校长之德,乃师德建设之魂!我们要用校长之德带动教师之德,再让教师之德带动学生之德。”因此,“去‘官’、去‘商’、去‘实验’、去‘闲’,去做一个真正的教育人!”成为了俞正强对自己和其他教师共同的基本要求。
正如学校校园宣言写的那样——“心甘情愿地为学生成长付出时间与精力”。该校教师们在校长的带领下保持着善良和努力,将自己定位成一个教育人,埋头让金师附小这片肥沃的土地“长满庄稼”。
上一篇:重要通知:今年秋季起西安中小学起始年级不得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 |
下一篇:和孩子一起填高考志愿,如何避免这4大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