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8日17时, 2018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部结束。记者从省招办获悉,从6月9日起,我省的高考评卷工作将全面展开,预计6月24日公布成绩。
2018年高考平稳顺利实施
记者了解到,全省各级考试招生机构及近4万名考务工作者尽职尽责、全力以赴,考试平稳顺利实施。试卷、答题卡安全,考务管理规范,考风考纪良好,应急保障措施完善,考试期间未出现考务工作事故及重大突发事件,未出现因自然灾害、次生灾害危及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情况,初步实现了“平安考试”的工作目标。
采访中记者发现,为高考保驾护航,公安、交警、城管、卫计、食药监、环保、电力等多个部门以及志愿者等爱心人士,在考试期间,明确各自职责,从警力保障、交通秩序维护、周边环境净化、伤病应急处置、食品安全排查、环境噪声整治、安全隐患排查等方面全面进行保障,为考生营造了一个安全稳定的考试环境。
为6月17日外语口试9日起网上报名
记者从省招办获悉,从6月9日起,我省的高考评卷工作将全面展开,预计6月24日公布成绩。省招办提醒考生,报考外语专业及其他要求外语口试专业的考生,除参加统考外,还必须参加外语口试。考生报考外语口试的语种必须与本人高考报名所填报的外语语种一致。
考生须于2018年6月9日9时至11日20时,登录“陕西省考试管理中心门户网站”进行网上报名。外语口试于6月17日进行,全省共设9个考点。非英语语种的考生,报名通过后统一在西安文理学院参加考试。考生须按准考证上规定的时间参加口试,逾期不予补考。
省招办提醒,如个别考生在外语口试期间参加其他特殊类型招生院校组织的测试,请在报名期间主动向西安文理学院说明情况并出示相关院校特殊类型招生测试证明材料,西安文理学院核准后统一协调安排考试时间(西安文理学院考务值班电话:029—88221619、81775210)。
艺术类专业录取首次实行平行志愿模式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省第一次填报志愿的时间提前1天。二本及以上批次和职业教育(“三校生”)单独招生志愿填报时间,由往年的6月25日至28日调整为6月24日12时至27日18时。
继续缩减高考加分、照顾项目。取消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的学生等五项高考录取照顾加分项。
今年陕西省高考艺术类本科录取将分A、B、C三段,艺术类专科录取将分A、B两段。其中,艺术类本科B段和专科A段录取首次实行平行志愿。
部分特殊类型招生的志愿填报位置调整。自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和高校专项计划志愿,分A、B两段填报在院校所在普通批次之前的专门栏目。其中,A段为自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和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设1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仅供符合条件并已公示的考生填报;B段为高校专项计划,设1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仅供陕西省65个国家及省级贫困县通过资格审核和相关高校考核合格且公示的考生填报。
今年陕西省实行平行志愿模式录取的批次,在征集志愿时不再统一作分数、位次的限定。但如果招生院校对填报本校征集志愿的考生有成绩(或位次)要求,将按学校要求执行。
文综·教师评析
突出德育功能 注重学科素养 关注时代话题
昨日,2018年陕西省高考文综考试结束后,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组织杨光一、赵亚霞、段学勤三位老师第一时间对试卷进行了研讨解析。
政治:
重大时政不回避 学科能力处处落实
八十三中政治高级教师杨光一表示,与去年相比,今年政治高考在试题总量、试题题型、试题结构、分值分布、难易程度等方面保持稳定,无大的变化。主干知识依旧考,重大时政不回避,学科能力处处落实,学科素养时时凸显,体现了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基本精神,信度较高,亮点鲜明。
突出德育功能。命题素材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今年试题仍然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红线,体现十九大精神,彰显新时代主题,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国,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创新意识等时代主题渗透到不同试题中,德育特色鲜明,学科导向凸显。
注重能力考查。试题以能力立意,注重综合思维能力考查,着眼于考生解读和提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尽可能减少学生仅凭感觉“蒙题”的投机心理。非选择题设问角度切入点小,入题不难,但要全面准确、科学规范的作答不易。
热点深度辐射。试题设置坚持问题导向,时政入题是全面的全方位的。今年时政入题形式与去年相同,包括作为背景材料的时政,几乎所有题的材料都属此类;作为选择题题肢的时政,典型的如13题、14题、15题、19题、20题;作为非选择题答案的时政,38 题、39题、40题答案几乎都与时政相关。
试题设问开放。非选择题都在一定程度上为考生的创见性作答留有余地。答案的不唯一性、开放性,尊重考生的创见性作答,是创新思维、理性精神与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
杨光一对即将步入高三的学生提出备考建议:加强学科基础知识复习,重视时政与学科知识、学科思维、学科素养的内在融合;重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关注高考命题特点。他提醒,当年3月之后未入考试说明中的重大热点时政,应予以足够重视。
历史:
考查主干知识 注重学科素养
八十三中高三历史教师、文综组长赵亚霞表示,今年的陕西文综历史试题,和去年相比稳中有变,无论在结构上、形式上,还是考查内容、难易程度上都具有一定的平稳性,同时也有一些创新和变化。试题难易度基本与去年持平,避免“偏、难、怪、深”,强调考查主干知识。
去年的全国Ⅱ卷选择题中有2道史料实证类试题,今年选择题这类题消失。非选择题设问数量变化,近几年非选择题的第41题,一般设问为2问,今年设问变为3问,分值25分未变。
最大的亮点是42题,这是一道开放试题,也是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年年出彩的地方。2010—2012年小论文型题目,2013年信息比较说明题,2014年修改说明题,2015年的史实论述公式题,2016年的观点论述,2017年的论题阐述,今年又变成启示说明题。今年的42题不拘泥于规制,别具匠心,注重考查历史思维能力、史学素养和研究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不愧为“高考的试验田”。
不回避社会热点话题。第27题呈现了传统戏曲昆曲的精美与雅致,考查了考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能力。第41题以大豆在世界范围内的种植利用设计试题情境,考查我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人类文明交流等内容,凸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意义。第45题考查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意义等,使考生进一步加深对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作用的认识。
总体来看,2018年高考历史试题重点考查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试题主干——注重考查基础,凸显历史学科特点;试题热点——关注时代话题,彰显历史学科功能;试题亮点——保持开放试题,体现历史教育目标。
地理:
突出主干 灵活思辨
八十三中地理教师段学勤表示,2018年陕西省高考文综试卷地理试题遵循考纲要求与考试说明,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突出主干知识,全面考查了四大地理学习能力,渗透地理新课程确立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要素。
选择题部分,依托四组材料设计11道选择题。部分图表形式多样,有发展变化示意图、区域轮廓示意图、区域经纬网示意图、数据表格等,每组题都离不开图表分析。四组材料设计的素材有三个是中国区域,一个是世界区域,虽然是考生较为熟悉的区域范围,但问题设计与信息材料新颖,注重发展变化的理念,渗透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难易结合,多角度综合考查考生的活学活用的地理分析能力。
非选择题部分,必考题考查的区域背景仍为“一中一外”,设问多层次,重内涵,突出主干知识,体现探究。所选择的主题有足够的思维量,承载所赋予的分值。选考题与去年一致均为2选1,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两个选修部分中二选一,每题10分,但每题2问,去年为1问。两组题均为文字材料,都是中国区域。
总体而言,今年的地理试题有四大特点:一是地理视角丰富,突出时空概念,重视逻辑性,追求合理区分。二是主题内涵深刻,立足区域性,突出发展变化,追求设问创新。三是注重联系实际,体现现实性。四是知识考查落点明确, 对教材主干知识考查明确,知识迁移能力要求提高。
理综·教师评析
既注重主干知识 又紧密联系实际
昨日,2018年陕西省高考理综考试结束后,长安一中组织张小周、王宁两位老师第一时间对试卷进行了研讨解析。
物理:
更加注重基础 更加凸显灵活性
长安一中物理教研组组长、一级教师张小周表示,2018年全国新课标II卷理综物理试题难度适中,更加注重基础,更加凸显灵活性,紧扣物理学科素养,难度较2017年略有所下降。
选择题部分,考查的知识点与往年基本相同,但考查形式更加注重从基础出发且比较灵活,比如16题,对于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问题的考查,我们平时把很大的精力放到了天体质量或者密度的测量,卫星的发射、变轨、对接等,但这个题结合星体自转周期考查了圆周运动动力学中的临界问题,既考查了万有引力又考查了圆周,还考查了动力学的临界问题,非常巧妙。再比如21题,对于电场问题,我们在高三复习时可能会在电场力的性质上放更多的精力,但这个题以电场功能关系为考查对象,以匀强电场作为考查载体,且没有明确匀强电场的具体方向,对学生基本功的要求非常高。第8题的计算量非常少,更多注重的是对物理模型和物理思想的考查,这提醒老师在以后的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基本物理知识、基本物理模型、基本物理思想的教学,要让学生学会物理的“根”。
实验题从考查内容上看与往年相同——力学、电学实验各一个。从考查形式上看,重在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手段的创新进行考查,比如第22题要求学生会自己组装多用电表,第23题变平时的水平弹簧秤为竖直弹簧秤,使得该实验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对物理学科素养中的实验探究能力起到了很好的考查效果。
计算题部分,围绕基础知识及基本模型,凸显一个“活”字。比如第24题,从实际问题出发,它是将动力学和动量守恒以汽车相撞为载体有机统一起来了,要求学生把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找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并能用它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对物理学科素养中的“物理观念”起到了很好的考查效果。第25题没有太繁琐的计算,但题中的已知量很少,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必须要基于物理模型,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分析,才能解出这道题,重在考查物理学科素养中的“科学思维”。
总体来说,物理试题注重物理主干知识的考查,同时联系实际,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模型、基本思想、基本学科素养的考查。张小周表示,生物试题整体上也以基础知识作为考查对象,注重学生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考题紧扣生物学科素养。
化学:
梯度适中 难度较去年有所下降
省级教学能手、长安一中化学一级教师王宁表示,2018年全国新课标II卷理综化学试题的整体特点为:试题难度适中,注重基础,凸显主干,梯度适中,难度较2017年有所下降。
7道选择题中大部分保留了历年高考题中的经典题型。如第7、10、11、12、13题分别考查了比较常见的STSE、元素推断及周期律的应用、阿伏加德罗常数、电化学、表格实验这几个主干知识点,学生容易上手。但基本题型又不拘泥于传统,如第8题以雾霾形成过程为载体,考查化学基本概念,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9题在有机化学的考查上,考查必修课本实验中实验现象的判断,更符合选修实际,不会造成对选修结构的学生的不公平。
3道必考题在保持一贯的稳定性的基础上阅读量信息量均有所下降。第26题是工艺流程题,考查流程图的解读、陌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等,与往年相比未考查溶度积的计算,难度有所降低。第27题是化学原理题,考查的是化学平衡中的主干知识,最后一问涉及速率方程问题,是学生较陌生的,考查学生的信息接受能力和对图像的解读能力,能很好地体现区分度。第28题是实验题,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难度不大。两道选考题中,均考查了物质结构或有机化学中的主干基础知识,难度均比2017年有所下降。
总体来说,化学试题注重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同时联系实际,注重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重视化学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基本学科素养的考查。
英语·教师评析
突出语篇要义理解 发展英语核心素养
省教学能手、市骨干教师、二十六中英语一级教师任涛表示,2018年陕西高考英语试卷符合《2018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大纲》英语科的总体要求,在测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和鉴赏中外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考查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很好体现了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的。
听力:
延续了往年的设题模式
听力部分依然由短对话、长对话和一段独白三部分组成,听力测试中要求考生有效借助语音理解说话人的态度、意图和情感,感知语音的表意功能,听力内容涉及的话题有聚会、购票、餐馆、谈论日常、宠物以及舞者的经历独白等,选材丰富,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听力水平。
阅读理解:
突出语篇要义理解
阅读理解部分仍分为两节。第一节共4篇短文Summer Activities、Healthy fruits 、 How to help children to read more、 Benefits of small talk,选材多样,符合课标要求。本题测试了考生的多项阅读能力:从语篇中提取主要信息和观点;理解语篇要义;把握关键概念和关键细节;根据上下文线索推断词语的意义;通过上下文推断语篇的隐含意义;识别语篇中的内容要点和支撑论据。
第二节为补全短文,短文主要关注健康与锻炼的关系。本题主要测试考生根据关键词判断和猜测语篇中上下文的语义逻辑关系和辨认关键字词和概念以获取目标信息的能力。
语言知识运用:
考查跨文化思辨能力
完形填空讲述一对父子的亲情故事,传递给考生一个真善美人生哲理。本题考查考生在语篇阅读的基础上选择合适词汇的能力,结合词汇、语法、生活常识和跨文化意识进行逻辑推理和综合判断的能力。语法填空的主题Diets have changed in China,很好地体现了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和学习的要求,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在语篇中正确理解和使用冠词、不同时态,理解和使用非谓语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及比较级的运用;理解和使用定语从句。
写作:
学生有一定的发挥余地
短文改错讲述的是周末家庭游戏活动,错误设置都是考生常犯的错误,有很强的针对性,如冠词、名词、名词的格、关系代词、形容词和副词的误用、事态、非谓语动词、系动词、比较级等。书面表达依然是应用文写作(要求考生为校刊英语天地写一个通知),写作内容符合课标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发挥余地,能够很好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专家点评
听力整体难度略增 书面表达审题略难
昨日 2018年高考外语科目考试结束后,省招办邀请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有关教授和部分中学高级教师对我省外语科目试题进行了简要分析。专家们认为,听力试题语速适中,整体难度较往年略有增加,但充分发挥了高考指挥棒的引领作用。书面表达审题略有难度,对于好学生的发挥略有限制。
专家们表示,听力试题语速适中,通过巧妙的设计展现出英语语言的交际性和文化性特征,整体难度系数较往年略有增加,但充分发挥了高考指挥棒的引领作用,有利于指导未来高中英语教学的长足发展。细节方面,部分题目的选项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既有干扰项的影响,又有同义词替换的辨识难度,对学生来说有一定挑战性。
作为试题的重头戏,今年阅读理解的整体难度较为平稳,以说明文为主,文章的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素材没有太多的陌生感,对学生进入大学后的专业学习有所帮助。
完形填空的整体难度与往年持平,难易程度适中,文章主题积极向上,弘扬社会正能量,题目注重了对基础性知识的考查,设置貌似简单,但巧妙地展现出一定的区分度。
语法填空的难易程度适中,沿用以往的试题设置规律,稳中有变,文中时态突破了过去单一时态的模式,稍具难度。
短文改错的设置难度平和,今年加大了对动词的灵活考查,彰显了语言的生活气息,体现了学生对语言本质的掌握。整体来看,文章中既有简单题目的输送,也有难度设计的区分。
书面表达部分,使用应用文文体,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和往年一样,给出开头和结尾;从命题的角度来看,由于明确了写作内容和细节要求,使得学生有话可说,易于上手。但与此同时,审题稍有难度,对于好学生的发挥略有限制。
上一篇:"70后"陪考家长:"00后"孩子不以成绩论成败 |
下一篇:高考结束,你还需要做这些重要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