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证件查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校园动态
幼师如何建立一个出彩的幼儿成长档案?
来源:未知 时间:2018-04-25 点击量: 0
一,开篇 献给家长的一段话
我们写幼儿的成长档案,不仅仅是给我们自己看的,同时也是写给家长看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能向家长展示教师对幼儿的客观评价,也能体现教师专业的价值,帮助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更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各类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所蕴藏的意义。让家长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写成长档案,这本东西记录了孩子的什么,老师做的分析、评价基于哪些科学的指标,从哪些领域进行观察的。最后,还要让家长感受到,这本档案,不是条条杠杠的打分表格,而是融入了大量老师心血的、孩子宝贵的成长点滴。
二,要有温度的进行记录
记得曾经有不少家长对我说过,每次拿到孩子的成长档案袋,都觉得暖暖的。这句“暖暖的”所指的不仅仅是新鲜出炉的文字和图片,更是对于孩子在幼儿园点滴的真实渴望与珍惜,拿到这本东西时,如获珍宝的心情。我很想请老师们,在给孩子的成长档案之前,加上一首可爱的小诗,哪怕是自己所写的简短片段,一定同样可以让家长、让孩子为之感动,这样的评价、这样的记录,一定是有温度的,暖暖的。


例:

当你还是一个懵懂的小孩,当你还在蹒跚学步、牙牙学语,爸爸妈妈就盼望着你快快长大,终于有一天,你们来到了幼儿园。孩子的成长是生命的喜悦,随之而来的是每一个人的第一次,当你第一次用胖乎乎的小手抓起调羹时;当你第一次离开妈妈上厕所时;当你第一次拿着画板去采访时……孩子的每一个表情都是对世界最纯美的表白,也是难以抹去成长的轨迹。 

让我们共同记录孩子的每一个瞬间,留下永恒的记忆。

 

 ——献给《XX宝宝成长档案》

三,记录幼儿的详细信息
       贴上孩子的大头贴照片,附上孩子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生日、属相、入园时间。这样,无论是谁都能清晰地知道,这是属于哪个宝宝独一无二的小档案了。(ps:教师也可以在幼儿的小档案之后,附上两位老师自己的相片,这样幼儿档案更有收藏和纪念的价值呢!)附带文档:幼儿出勤记录体格发育报告(视力、听力、牙齿、血色素、身高体重、生长曲线图、总体生长评价)3—6岁儿童身高体重发育指标评价参考、视力标准、血色素标准等。
四,幼儿评价指标

贴上孩子的大头贴照片,附上孩子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生日、属相、入园时间。这样,无论是谁都能清晰地知道,这是属于哪个宝宝独一无二的小档案了。(ps:教师也可以在幼儿的小档案之后,附上两位老师自己的相片,这样幼儿档案更有收藏和纪念的价值呢!)附带文档:幼儿出勤记录体格发育报告(视力、听力、牙齿、血色素、身高体重、生长曲线图、总体生长评价)3—6岁儿童身高体重发育指标评价参考、视力标准、血色素标准等。

 

        不同园所,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评价指标可能不尽相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又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目标的部分,就三个年龄段期末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教育建议的部分,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老师在进行档案建立的时候也可以参考《指南》,来对幼儿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

1、健康领域

 

身体的协调运动

例如:

愿意参与各种室内外游戏

愿意借助各种物品、体育器械进行肢体活动

 

生活自理能力

例如:

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把手洗干净

愿意自己穿脱衣服,并将衣裤摆放好


2、语言领域

 

倾听理解

例如:

能听懂普通话,能对教师的话语有回应。有兴趣倾听简单的儿歌、故事等,并能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

 

阅读水平

例如:

学习简单的阅读方法,能一页一页地翻阅图书,爱惜图书,保持书本整洁。

 

表达能力

例如:

乐于使用普通话与人交流,会运用简单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

 

3、社会领域

 

个性与社会性

例如:

喜欢上幼儿园,乐于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在集体活动中愿意和同伴一起玩。

 

4、科学领域

 

数学认知(数、量、形、分类、排序、时间与空间)

例如:

区分“1”和“许多”,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能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

 

科学探索

例如:

了解自己身体的主要特征及一些主要身体器官的功能,学习运用自己的感官,感知周围事物的特征。

 

5、艺术领域

 

艺术表现(音乐、美术)

例如:

能有兴趣地参与唱短小歌曲、做音乐游戏以记参与简单的音乐表演,能在艺术活动中大胆地使用颜色。

 

老师们可以将实际开展过的活动和这些语句结合在一起,再创造一下给到家长,家长既能直观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里做了什么,又能知道做这些让孩子真正获得了什么,另一方面也能提高老师的专业性,有助于家长更好的理解和配合园所的工作。

五,幼儿成长轶事

1.什么是轶事记录?

指观察者在不刻意安排的自然情境中,将重要事件或感兴趣的时间发生的经过和情境,以文字描述的方式进行记录。时间发生的经过包括时间发生前后的因果关系和来龙去脉,时间发生的情境则包括事件发生时,周围人、事、物的互动情形和应答对话等。

 

 

2.轶事纪录目的?

为了了解观察对象的特殊、重要或者有趣的事件或行为,因此,为了进一步分析时能提供更明确的信息,记录时宜掌握以下要素,一一对行为或事件出现的情境详加描述。

 

3.记录的要素?

观察对象的基本资料

 

4.记录的技巧?

客观、详实、依序、简要这里我觉得特别要一提的是客观:轶事纪录的描述必须具体、客观,不具评判性。

 

例:

不够客观:筱瑜,四岁十个月,在娃娃家,身上穿着白雪公主的衣服,脚上套着高跟鞋,非常高兴地对着我看。

 

客观评价:筱瑜在娃娃家(地点描述),身上穿着白雪公主的衣服,脚上套着高跟鞋,(眼睛看得到)眯着眼睛,嘴角上扬地看着我。 

六,幼儿照片张贴

 在成长档案中,我们常常会配合轶事纪录,附上一些老师在观察记录时拍得得相片,在拍摄这类摘记得照片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几点:

1. 别要求孩子摆拍。

       好多家长给孩子拍摄照片时,会让孩子拿好作品看好镜头进行摆拍,但对于老师来说,这样的照片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要在孩子无意中拍摄他们的真实自然状态,体现孩子在当时的活动过程和状态。

2. 用孩子的视角

       和孩子交流的时候,老师需要蹲下,给孩子拍摄记录照片的时候,也同样需要老师蹲下来,用孩子的视角来拍摄孩子,家长一定不想看到每张照片都是自家孩子的头顶。

3. 照片是文字的补充说明
       

照片也同样需遵循记录的技巧。用照片来表现孩子的活动也并非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比如,光拍一张孩子在搭积木的照片,可能家长看了并没有什么感觉,但如果连续记录孩子在不同阶段搭积木,从单纯的垒高,到有主题地搭建,再到运用其它材料来辅助自己的活动,这样一个过程,对于家长来说,就意义不同了,他看到了孩子的一系列进步和改变。    

      又比如记录一个探索活动,如果只拍结果,可能家长无法体会孩子的发展是怎样的过程,但如果从发现问题、自我探索、尝试、失败、再尝试,到解决问题,这样一个完整的记录,对老师、对孩子、对家长都会是极有价值的。  
 

4. 抓住不同的角度    
      

有的时候孩子不一定就必须是照片的主角,记录型的照片,也可以选取孩子的某一个动作特写,某样材料…等等作为主体,补充说明活动。我们拍的是记录,不是写真。
七,作品文件夹

 

     

在幼儿成长档案中,还可以附上幼儿一个学期以来的作品。对于作品,可以有一句简单的描述。

   
       

 

比如汽车滚轮画,在不加任何描述的情况下,家长可能拿到手的只是一幅凌乱的线条作品,不知道该如何解读,但如果写上标题:汽车滚轮画,以及请幼儿自己说说,这辆车可能要开去什么地方,做一个简单的小记录,那么在家长看来就容易理解的多了。    
       

这些都是一些看似不经意,却又在不经意间告诉家长,孩子在幼儿园里尝试了那么多种方式的作画方法,运用过这么多自己意想不到的材料来进行创意。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向家长展示孩子的发展水平,正好又和前面的评价指标相对应。






 

一扫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2018年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招生信息:

(1)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成人学历提升,高起专,专升本正在火热招生。“高学历是好工作的敲门砖”
(2)2018年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审正在报名。档案托管。

(3)2018年第三批(直接)高级保育员开始报名,名额有限,报名从速。三个月拿证。
(4)需要参加2018春陕西省保育员统考的现在开始报名,包含初级和中级,报名后安排培训。
(5)2018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国考)考前培训开始报名。

(6) 2018年普通话报名正在进行中...

 
2.办公室电话:029-87243114、
15389049427(微信同号)  18092300659
3.网络QQ:454670797(陕西保育员培训)
         319823194(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4.学习资料发布网站:www.xateacher.com 
5.咨询地址如下:
西安市莲湖路青年二巷药王洞160号(药王洞省教育厅对面)
 上一篇:幼儿园晨间接待标准化工作流程,超实用!
 下一篇:【班规】这4条班规能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错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