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游学主题线路——楼观台
来源:未知 时间:2017-01-03 点击量:
0次
朝阳游学主题线路——楼观台联系电话:87243114、82400256 、87246359 、18092300658、18192291711 、18092300660
联系地址:西安市莲湖区青年二路药王洞160号(陕西省教育学会,原陕西省教育厅对面)
研学旅行网址1:www.chaoyanglvyou.com(朝阳旅游)网址2:www.xateacher.com(西安教师网)
楼观台,中国道教最早的重要圣地,道教楼观的发源地,因其说经台犹如竹海松林中浮起的方舟,常称楼观台。位于秦岭北麓中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境内,东距西安70公里,西距周至县城15公里,是著名的圣迹游览地,号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首。
楼观台创始于西周,鼎盛于唐,衰落于宋金,毁于宋末,振兴于今。传春秋函谷关令尹喜在此结草为楼,以观天象,因名草楼观。老子在此著《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又名说经台。晋惠帝曾广植林木,并迁民三百余户来此守护。唐朝臻盛,武德七年(624),唐太祖改楼观台为宗圣宫,大加营造,唐玄宗时再次扩建,使其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皇家道观和道教圣地。宋朝以后屡次重修。清末时,宗圣宫已废毁,唯说经台(老子祠)保存完整,系明、清、近代所建,占地9000多平方米。
楼观台名胜风景规划区323平万公里,有楼观景区、金牛坪景区、木子坪景区和就峪景区。楼观为核心景区,主体景观说经台,传说老子在此讲授过道德五千言。有宫观30余座,其中中国书法名碑1通,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古树7种20余株,翠竹环拥,林木葱郁。
1978年以来,楼观台开展旅游事务接待,年均国内外游客50余万人次,共接待外国游客2万人次。成为西安的旅游热点之一。
基本概述
楼观台号称"天下第一福地",是我国著名的道教胜迹,位于西安市周至县东南15公里的终南山北麓,风景幽美,依山带水,茂林修竹,绿荫蔽天,古籍赞美它:"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名。" 楼观台既有周秦遗迹、汉唐古迹,又有山青水绿的自然风光:古迹主要有老子说经台、尹喜观星楼、秦始皇清庙、汉武帝望仙宫、大秦寺塔以及炼丹炉、吕祖洞、上善池等60余处;自然风光以森林见长,这里山岭倚山背水,茂林修竹,融自然人文于一体,是人们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其中老子墓、大秦寺塔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楼观台得名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王朝。相传西周大夫函谷关令尹喜在此结草为楼,夜观天象,称故宅为草楼观。一日见紫气东来,预感将有真人从此经过。尹喜便守侯函谷关。后来果然老子西游入秦,尹喜便迎请老子于草楼观,老子在楼观著《道德经》五千言,并在草楼观楼南高岗筑台授经,故又称说经台。这便留下了楼观台这一名称。 楼观台的名胜古迹,现存上善池、百竹林、说经台、炼丹炉、吕祖洞、仰天池、栖真亭、化女泉、古塔、老子墓及宗圣宫、会灵观、玉真观、玉华观等遗址。
古人云:“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佳”,真实地反映了楼观台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众多的人文景观价值。素有“ 天下第一福地”“洞天之冠”“道源仙都”的美誉。陕西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秦岭西部北麓陕西省周至县境内。东距古城西安70公里,与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公路、108国道相接。森林繁茂,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生物资源丰富,地热温泉富集,民俗风情浓郁,构成了闻名遐迩“古、秀、幽、奇 ”的风景特色。
道教圣地
森林公园内的楼观台是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老子李耳著书立说、传道讲经之道教发祥地,已有三千余年历史,素有“天下第一福地”、洞天之冠的美誉”,道教史称“仙都”;大秦寺是基督 教传入中国的发祥地,现有大秦寺塔等古迹;西楼观大陵山是老子修真、羽化之地,有吾老洞、老子墓等古迹;宗圣宫建于唐初,是李唐王朝奉老子为远祖,礼祭老子的宗祠。公园内计存文物古迹50余处,碑石170余通,名人诗词佳作150余篇,还有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传说。
洞天之冠
秀:森林以天然次生林为主,高山上有原始林分布。森林覆盖率81.3%,风景林面积18652公顷,生长繁茂,为整个公园涂绘了绿色基调,有山皆青,有水皆碧。据调查,常见木本植物78科97属480种,草本植物62科304属564种,以及苔藓、蕨类等 共计1400余种,有“天然植物园”之称。其中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有太白红衫、银杏、山白树、青檀、领春木、香果树、金钱槭、杜仲、水曲柳、野大豆、天麻等31种,占陕西省保护植物的47%。另外人工培育花卉苗木300种,引种竹子135种,栽植竹6000余亩。森林植物垂直带谱明显,季相变化丰富,四季景色各异。气象景观丰富多彩,一天里,一园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随着四季交替和阴晴雨雾,景观变化万千,给旅人以秀美的享受。
幽:森林公园海拔507-2997米,地形地貌复杂,游览空间多变。青峰碧水、幽谷含秀,重峰叠峦,气势巍峨,悬崖峭壁,怪石嶙峋、石峡深邃、飞瀑深潭,令人神往。“金林峡、兴凤峡、四十里峡”三峡风光,格外诱人。旺子沟溶洞,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迎宾石、将军石、蛇退壳、鬼推磨、望乡台等景点曲径通幽,让人流连忘返。飞瀑流泉。公园有田峪、九峪、耿峪三条主河,源于秦岭,流入渭水,水质清洌甘美,是向西安市民供水的水源之 一。飞瀑、湍流、碧潭颇为壮观,淙淙溪流蜿蜓曲折,清澈见底。闻仙沟“拐李”18瀑,曲径绵延,似一幅水墨画卷,野牛河瀑布,似玉柱连天,飞流直下。阴司潭、龙王潭深不可探 。高山湖泊的仰天池、首阳天池,碧波荡漾,龙瑞泉、洞宾泉、化女泉、热则热,凉则凉,青流终年不断。特别是 龙瑞泉,1992年12月钻探成功,高温自流,水质优良,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功能。
任法融
楼观台道长任法融楼观台道长任法融原籍甘肃天水县,生于公元1936年。家中世代务农,家境贫寒,幼年丧父,弟兄3人,任法融为最小者。其外祖父为清末秀才,颇精儒学,以教学为生,其父在外祖父教育影响下,亦通读儒家四书,并常阅读佛、道教经典书籍。1943年任法融7岁时入乡塾读书,1950年14岁时因家庭生计困难而废学,在家习农事并从其慈母课读儒家四书,身体渐成长,文化涵养亦渐增长。1955年冬,年已19 岁的任法融到陕西陇县道教宫观“龙门洞”游览,见这里山清水秀,环境幽美,又听说元代的著名道士丘处机(长春)曾在这里修炼得道,心颇慕之,因而在山中盘桓数日。当时龙门洞常住有廿多位道士,任法融见他们个个朴素善良,勤于道家修炼,便请得该观监院同意留居,每日随道众干农活,闲暇时便借阅道书。渐读便渐对道教产生信念,与道教结下不解之缘。尔后,正式入道,拜全真龙门正宗廿八代玄裔王嗣林道长为师,随师学道。王嗣林道长擅长斋醮法事经韵,精通道教科仪,任法融虽从师学经韵,但却不愿终生作经忏道士。他认为,经韵是诵经的表达仪式,只是阐道宣传的外表形式,而道教的精神实质,一是修真体道延年益寿,二是穷宇宙造化之源,明万类消长之理,既有哲理性,又有实用性,不但对己身有益,而且对人类幸福、社会稳定、天下太平都有积极作用。因此,他虽习经韵但不重经韵,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在读道书、研道意。从1955年至1958年(1958年曾参加全国民主青年代表会议,为陕西省青年代表)这3年中,他利用农作之暇,细读《道德》《南华》《四品》《阴符》《素书》等道教经书,自感获益不浅。
1957年冬,任法融拜别师父,离开陇县龙门洞,到陕西周至县楼观台道院挂单。当时楼观台总理为梁宗和道长,颇谙儒、道经籍,赞扬任法融读了不少书,但还必须精读儒家五经,以打好治学的基础。于是任法融认梁宗和道长为师,在梁道长指导下,认真学习了《左传》《尚书》《易经》。在习儒学6年之后,任法融觉得儒学虽然渊博,但道教徒还是对博大宏深的《道德经》感到亲切。从1964年至1966年,任法融认真阅读《道藏精华录》中所载60余家高人对《道德经》的注释,这使他大为开阔了知识的视野,深化了对《道德》的理解。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楼观台道教徒受冲击,大部分殿堂、园林被文管、园林部门占住,大部分道教徒被遣散。任法融时年31岁,仍坚持在楼观台,与道众垦荒种地谋生。在十年浩劫中,他们的生活十分困难,处境十分危险,但任法融处险不惊,遇难不悲,心胸豁达,信仰虔诚,一直没有放弃对《道德经》的研究;通过十年浩劫,他更领略了世事之艰苦,人生之困苦,从而更深地豁然彻悟《道德》的深玄妙理。于是他下定决心,要用道教义理重新注释《道德经》。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拨乱反正,认真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陕西楼观台又重归道教自己管理。1980年,任法融担负起了募筹资金,招工维修楼观台的责任。在尔后的5年中,他工作十分繁忙,但他依然利用间暇之时,注释《道德经》。相传楼观台为道教圣地,老子曾在此讲授《道德经》。楼观台古遗有石刻《道德经》,称之为“楼正本”,是此书的一种著名版本。任法融道长便是以此为底本,从事注释。
5年间,注写三遍,约40万字,1986年又刻意求精,重新改写,1987年冬脱稿,篇幅10万字,1988年由陕西三秦出版社发行。据该书“内容提要”介绍说:“任法融道长用数千年来道家真传的正统观点注释了‘楼正本’《道德经》。”“笔者用无极图和太极图从纵横两个方面、微观宏观两个领域对《道德经》的基本思想作了高度的概括,对老子的自然观、人生观、社会观(尤其是宇宙论、养生论和政治论)之玄理奥义作了深入浅出、与众不同的解释。”此书的特色,就在于作者是一位虔诚的全真派教徒,他用道教义理及虔诚信仰的情感来注释《道德经》。欲知道教徒如何看待和理解《道德经》,就请看此注释本。任法融喜读道书,且勤于著述,至今已完成4种。一为《道德经释义》,10万字,1988年三秦出版社出版;二为《太上老君养生十四字诀》,2万字,1986年《中国道教》创刊号发表;三为《黄帝阴符经·黄石公素书释义》,10万字,已出版;四为《周易参同契释义》,10万字,已出版。任法融还与中国风水协会主席陈帅佛交往很深.也是李兆基.李家城的顾问.任法融不仅是一位道教界的学者,而且是一位干练的道观监院,自从1984年被楼观台道众推选为监院后,每天忙于管理宫观事务、进行正常宗教活动、依法与占住宫观殿堂房舍的部门交涉落实政策,培养新入道的年轻道教徒,带领道众从事农业生产以谋自养,接待港澳台楼观台公园及国际著名人士来访等等,诸事纷繁,心力均劳。任法融道长任劳任怨,全力以赴,办事胸有成竹,井井有条,不几年便使古楼观恢复了原来的风貌,成为道教宫观中道风蔚然的楷模。由于他一贯爱国爱教,信仰虔诚,作风朴素,办事干练,而且是当今道教界中少有的学者之一,故而他在周至县、陕西省乃至全国道教界中享有良好声誉,受到道教界人士的拥戴,1985年被选拔为周至县政协常委员;1986年被推选为第四届中国道协常务理事,同年陕西省道教协会成立被推选为会长;1988年任陕西省政协常委,1990年被选为周至县政协副主席;1992年3月,中国道协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被推选为中国道协常务理事,并任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
2005年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
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民宗委副主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
历史文化
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建设全面启动。楼观台图册(8张)
在《道德经》诞生2500年后,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的蓝图在眼前徐徐展开,突然发现,这颗中华文化珍宝,被遮蔽的光芒已等待太久……
站在人类终极梦想的高度,站在现代化科技发展之肩,五千言的《道德经》为我们推演出万千智慧与万物之善。曲江誓将这大象无形之“道”用文化与创意展现于世间,让“道”与时俱进地焕发新的光彩。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挖掘楼观道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秦岭北麓珍稀的动植物资源,经西安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建设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 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总体规划面积为29.38平方公里,由西安曲江新区与周至县政府合作开发。道文化展示区将以高起点规划,大气魄谋篇,对楼观道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有效整合、深度开发、集约经营。 蓝图中,我们看到了对文化遗存与自然生态高度理解与热爱之后的珍视;看到了对道文化的发展及惠泽于民的推动;更发现了太多超乎想象的惊喜,而这些惊喜已化成对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的终极期待。
联系电话:87243114、82400256 、87246359 、18092300658、18192291711 、18092300660
联系地址:西安市莲湖区青年二路药王洞160号(陕西省教育学会,原陕西省教育厅对面)
研学旅行网址1:www.chaoyanglvyou.com(朝阳旅游)网址2:www.xateacher.com(西安教师网)
上一篇:朝阳游学主题线路——大雁塔小雁塔 |
下一篇:朝阳游学主题线路——杜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