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安排假期生活(专家建议)
来源:未知 时间:2016-07-26 点击量:
0次
现在,中考结束,大部分考生已经从紧张情绪中走了出来。接下来,除了等待发布成绩之外,如何规划好利用好这个长达60天假期,也是学生和家长应该重视的问题。专家认为,学生将来要面临的高考、就业竞争都十分激烈,想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的人生规划必不可少。专家建议学生,这个暑假不能盲目地过,应该根据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有的放矢地安排假期时间和活动。
做一个合理的假期计划
以往,中国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很少接触到人生规划的内容,其中核心的职业规划更是极少涉及。以至于学生到大学毕业,甚至就业之后很长时间都处于茫然状态。在欧美国家,职业规划是初高中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学生在这一时期会对自己的未来做一个细致明确的规划,其后的学习、生活安排都是在这一大规划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韩校长认为,职业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但需要提早计划,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所以学生如果到面临选择专业或者就业时再做规划,显然是来不及的。在目前激烈的高考竞争、就业竞争局面下,中国学生也应该及早设定并完善自己的人生规划。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对于怎样度过这个暑假,学生们想法很丰富。旅游、聚会、社会实践、学习等等,仿佛60天的假期都不够用。与此同时,家长对于孩子的假期安排也有很多想法。无论是根据孩子的愿望还是家长的想法,制定一个良好的假期规划将有助于学生合理利用假期。每个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和人生方向设定是不同的,所以一个合理的假期规划应该统一于并服务于大的人生规划。也就是立志于当画家的学生和希望从事金融业的学生,他们的假期安排应该是各有侧重的。
素质培养必不可少
中考结束后,适当的放松有利于学生尽快排遣压力;同时面对未来更加紧张的高中生活,学习也是这个假期不可或缺的内容。但专家认为,除了这两项内容之外,难得的长假还是学生接触社会、提高综合素质的好机会。专家说,根据学生的职业规划不同,在这个假期可以安排不同的活动来深入社会、了解行业现状,从而丰富和调整自己的规划。但无论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怎样的想法,一些必备的素质是共同的。比如丰富的知识储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克服困难的能力、责任感与感恩心态等等。专家建议学生在这个假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第一,旅游。平时很多学生忙于学业,很少或没有时间出门旅行,不如趁这个假期出去走走。通过旅游,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人际沟通技巧,了解异地的风土人情,既增长知识,又开阔了视野。同时,旅游前的准备和计划过程还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规划能力。专家提醒学生,旅行时注意人身安全,注意调节饮食,保持身体健康。
第二,社会实践。初中毕业了,很多学生自立能力不强,还处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阶段。现在,有必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上锻炼一下。一方面走出真空,接触了解真实的社会,另一方面也体验到生活、赚钱的不易,从而更加理解家长对他们的照顾与奉献,学会感恩父母。
第三,读书。读书是增加知识储备的最好方式之一。专家建议学生在假期多读些课外书,如世界文学名著、人物传记、优秀小说、史书、科技类书或散文等,不仅陶冶情操,而且增强自身的修养。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修养都会为自己加分不少。
第四,体育锻炼。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有帮助,同时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舒缓压力,培养乐观、坚韧的精神。专家建议,这个假期学生可以有规律地进行体育锻炼。放假后,学生往往不会专门返回校园进行体育锻炼,这时候可以充分利用社区体育资源,如可以利用吊环、双杠增强上肢力量;利用摸高器练习纵跳摸高,发展弹跳能力;利用慢跑器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等。另外,学生还可以合理利用现代传媒,适时地收看CCTV5等频道节目,利用网络搜集体育知识等,对于开阔中学生的体育视野、培养鉴赏能力、掌握必要的医务知识都是非常有用的。专家提醒学生,暑假气温炎热,进行体育运动要适时、适量。游泳是这个季节最理想的锻炼项目之一,长跑应选择早晚等凉爽时段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