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证件查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介绍 > 中小学教育
升了初二就“惹事”,“问题学生”初二多?
来源:未知 时间:2015-09-18 点击量: 0
陕西高级保育员培训中心三期高级保育员资格证培训课开课了
如需报名的老师请抓紧时间
报名咨询电话:87246359    18092300660

微信号: bjsfdxjxjy-xx 


开学之际,警惕“初二现象”

 

 

“初二现象”是怎么回事

 

 

初二现象是各种青少年心理问题在这个年龄段的凸显,其原因与青春期儿童独立意识的发展、渴望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想摆脱父母和老师的控制有关。也与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展、情绪波动大、冲动性增加有关。还与中学生视野扩大、渴望友谊而又不善交往有关。当然,初二现象还与学习难度增大而没有适应中学学习方法以致学业失败有关。

 

“初二现象”有哪些表现

 

 

1.孩子学习成绩下降、不完成作业、厌学、逃学;

2.脾气暴躁,顶嘴、反抗,甚至骂(打)父母;

3.有违纪违规、破坏、打架、结交不良朋友等行为;

4.染上了吸烟、喝酒、迷恋上网等不良习惯;

5.孩子变得孤僻、自卑,有焦虑、抑郁、自伤等表现;

6.孩子开始处异性朋友(早恋),打扮过于时尚、过分“扮酷”,出入娱乐场所等。

 

如何应对和避免“初二现象”

 

 

    进入初中,环境改变,教学方法改变,很多孩子觉得有压力、功课多。另一方面,父母不可能像小学时那样守着他们学习。这个转变如果没有适应好,容易造成学业失败,导致丧失信心,继而出现初二的学习滑坡。因此,对中学生初二现象的预防最好从初一入校时就开始。

 

  制定“家规”,帮助孩子适应初中学习特点

  孩子升入中学,家长可以利用这个契机举行一个孩子进入少年期的仪式,让孩子理解自己长大了、独立了。还可以买一个纪念性的礼物祝贺他长大了。同时和孩子一起协商,制定一个“家规”,包括:家庭内不使用辱骂和暴力,不吸烟喝酒,不接触毒品,不赌博,按时回家,控制上网时间和内容,不看黄色、暴力内容……这一“家规”全家人都要遵守。此外,家长和老师要帮助学生适应初中学习的特点,掌握学习方法,不要让孩子因为一次失误而变得“一蹶不振”。

 

帮助孩子调节情绪、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果孩子出现了“初二现象”,首先,要让孩子学会调节情绪,对于学业不佳、交友失败、亲子冲突造成的负性情绪,要让他们学会及时调适,找到不良情绪的宣泄渠道,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要避免不良情绪积蓄起来,甚至发展成焦虑症、抑郁症。可就这类问题咨询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或者专业的心理医生。其次,如果孩子孤僻、不善交往,要创造条件帮他们建立友谊,比如与同事、亲友共同带孩子外出郊游、远足等。

 

改变教育模式,尊重孩子

父母要改变教育方式,给孩子空间,管原则上的事,不要事无巨细都管。不要唠叨,要学习有效的沟通方式。尊重孩子,通过协商解决问题,让孩子参与做出决定。同时要保持权威,让孩子理解有些讲原则的事情他必须服从。父亲要加入到教育孩子的行列中,与孩子谈些有关男人的话题,让孩子理解男人的视野,这对避免行为问题也是有作用的。

 

  特别提醒

  多动症孩子更易出现“初二现象”

  有些儿童在小学时就出现“上课不听讲,不做作业,和同学发生冲突”等现象,上中学后往往出现很多门功课成绩不及格的情况。他们对情感的调节能力差,在遇到批评时产生挫败感,会突然大发雷霆甚至有攻击行为。在家中与父母的对抗更为多见。这种情况称为对立违抗性障碍,是多动症常见的共患病,仍要坚持治疗,必要时,还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药物治疗对于提高注意力、控制冲动有效,但不如学龄期效果好。另外,还可让孩子接受认知行为治疗,让青少年认识到自己的困难所在。家长可以多与老师沟通,大家一起合力帮助孩子,效果会更好。

 上一篇:为什么上课都听懂了,考试却不会? | 一位数学老师说了真话
 下一篇:每个叛逆的孩子背后 都有个不肯长大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