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教师培训教材(三十一)
来源:未知 时间:2015-08-13 点击量:
0次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专科、专升本招生电话87245610 18192291711招生地址:西安市西大街121号西安文理学院老校区第四章 幼儿园的文化建设
第一节 幼儿园文化建构的形式
一、“文化”的内涵
“文化”一词来自于拉丁文,原意有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的意思。但是由于流派众多,对文化概念的界定仍然见仁见智。现代文学的奠基人E. B.泰勒在“原始文化”(1887年)一书中说“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取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人类有史以来,凡是与人的思想、行为及人工制品相联系的都是文化,可见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抽象的,从表面上看似乎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如决定幼儿园生存与发展的价值观文化,在教学中以科技为先的创新文化,民主的规章制度的制度文化,优质服务的教育文化和“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其实都是一种具体化的文化。在幼儿园里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遵循以幼儿园为范围的条件文化,包括:一是教育教学、卫生保健:二是幼儿园的精神文化为主与物质文化相结合的特色文化。强调价值观,强调职业园长精神和职工的主人翁精神:三是以幼儿园办园宗旨为中心,反映园所发展为目的,指导理念、制度的规范和行为准则:四是以幼儿园长远的发展以及经营过程为对象,主要以市场定位、品牌经营、教育教学、卫生保健、行政后勤、招生宣传,反映幼儿园办事效率;五是通过与姐妹园以及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关系,反映和谐、协调、诚信、服务等需要的美德和社会公德。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对幼儿园的文化下个定义,那就是以幼儿园为主要载体,通过教育教学,经营管理过程体现的价值观,指导理念、制度规范、行为准则、道德原则等精神动力的总和。换句话讲文化在园所中是一种理念,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环境,是办学的灵魂。
幼儿园的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以无形形态出现,主要体现在精神和园长、教师的观念形态中,渗透附着在园所的主体,也就是园长、教职丁的扮育行为上,体现在为幼儿和家长服务,园所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上,作为一种精神动力发挥作用,促进园所健康向上发展。
二、幼儿园文化建构的形式
幼儿园的文化作用主要是通过精神与物质的整合来实现把园所的价值观转化为园所发展的共同指导理念,与园所内的教育教学、教研、行政后勤、卫生保健等具体工作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和促进园所正常发展。明确地说“幼儿园文化的基本功能是为幼儿园的发展指明方向,为幼儿园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教职工行为提供准则,使幼儿园的发展以文化为力量源泉,持续健康发展。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文化也是在不断丰富内涵,传统的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念的挑战,使之得到不断的调整和优化。价值观念的变化是组织变革的前提,这种动态性文化即有传统文化,又有现代文化,也就是说既尊重园所原有的文化底蕴,又要促进园所延着当今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才能与时俱进,共同发展。
上一篇:北师大教师培训教材(三十) |
下一篇:北师大教师培训教材(三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