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航空城 放飞蓝天梦、激发兴趣、树立理想、增长见识、改善心智 活动促招生、增强学校美誉度、提高学生巩固率...
主办单位:西安朝阳素质拓展中心 中国阎良航空博览馆
联系电话:87246359 87243114
报道中所说的继续教育政策在湖北省早有实施。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山东省教育厅还将继续教育学习情况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重要依据。由于教师的职业特点,一名教师除了是传道者、授业解惑者之外,还是言行的示范者、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管理者、家长的代理人等。对复杂且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活动而言,教育情境是不断变化、充满挑战的。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理论水平、教科研能力与课堂教学能力,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更好地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
对于山东省教育厅将出台的这一政策,笔者认为出发点是审慎且理性的。继续教育政策具有一定的福利性,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一定的政策依据,与此同时,也从政策导向上表明继续教育学习的必要性和强制性特点。
政策有时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旦实施不当,往往事与愿违。在教育天平的两端,如何平衡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和工作负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政策的积极效应呢?
笔者认为,从教育管理部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三个层面上进行责权分工,分层把控继续教育政策,使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的结果不只体现在获得学分上,从而达到以继续教育促进教师成长的目的。
对于教育行政部门而言,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需要的不仅仅是政策保障,更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在通过基层继续教育现状与需求调研后,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明确最受中小学教师欢迎的继续教育形式与内容以及不同地区教师需要的继续教育项目,制作出适合各地区特点的个性化继续教育内容清单;制定基于不同继续教育形式的继续教育评价标准及学分认定与管理标准;搭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交流平台;给予各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以财力物力支持等。
对于学校管理者而言,需要根据本校教师的实际情况,认真科学地制定《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并推行《教师专业成长五年规划》。鼓励和指导教师依据《学校五年发展规划》,进行个人优劣势分析,进行职业规划,形成电子档案分类管理。学校将教师的五年规划与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紧密结合,提高学习的实效性。每年一月份,学校发布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分必修与选修项目)信息,教师按各自的成长计划类别自行查找,按规定时间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每年6月、12月份,学校统计公布一次教师的继续教育学习情况,便于提醒教师按时完成继续教育学习。
对于教师个人而言,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促进自己从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化的重要途径。在继续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正视继续教育对自身职业生涯的积极影响,摒弃继续教育无用论的思想,认真审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个人发展五年规划,并预设每一个阶段的成长目标,制出成长时间轴,将个人的继续教育与自身发展紧密结合,有选择、有目标地参与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的培训项目中去,以学习促实践,以实践促目标达成。在完成继续教育培训的同时,教师一定会品尝到因继续教育学习而结出的甜美果实。
作为教师,无论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继续教育是否有政策要求,终身学习都应该是教师职业生涯的主观愿望。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则是为教师专业化成长创设外部环境保障的主体。做好每一主体的责权分工,方能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刘华贵 作者系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教科规划办副主任)人都是有惰性的,教师也不例外。教师继续教育学分制,本是为了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而实施的,因为与教师资格、晋级及评聘挂钩,所以就具有一定的行政强制性。事实上,该项制度实施以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了广大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其成效是不容置疑的。
但是,应当看到,这种制度由于过分强调其行政制约力,导致了教师继续教育的实践偏差。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教师专业成长,教师专业成长有内外两条途径。所谓外部途径,指的是学校或者学校之外的教育行政部门等给教师设定一个目标,引导教师达到相应的发展水平。所谓内部途径,指的是教师自觉地开展研究或者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从而达到自己所确定的发展水平。教师专业发展说到底需要建立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那种外部强制性的做法,尽管也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其成效往往是有限的。特别是如果没有教师内在的自觉,外部的要求根本无法实现。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根本在于教师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这主要通过学习和研究来实现,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最为有效的道路。近年来,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无论全员培训,还是骨干培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不是自主自愿地参加培训,而是被培训,是为学分或者某个荣誉而培训,是被教育。因而,其培训效果大打折扣。究其原因,除了培训内容与方式方面的因素外,一个直接的因素就是学分因素的制约。试想,如果没有学分限制,没有晋级评聘条件的制约,有多少人愿意参加培训,真的不好说。教师继续教育没错,关键是培训什么和如何进行培训。只有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调动教师自主发展的培训,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培训,而不在于是不是与教师资格和职称评聘挂钩。真正优秀的教师也不是外力压出来的,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总结自身成长经验时,概括为两点:一是读书学习,二是改革实践。要解决教师的专业发展难题,不解决师德问题和内驱力问题,即便再严格的措施,也会由于教师的被动应付而打折扣。
因此,教师继续教育实行学分制,不是一有学分就灵的。
上一篇:家庭教育不该沦为学校的附庸 |
下一篇:为何到了“师生互殴”的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