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证件查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新闻中心
大明帝国重视教育 学校修得比衙门还豪华
来源:未知 时间:2015-04-08 点击量: 0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前培训报名电话18092300658 87246359培训地址:西安市西大街121号西安文理学院老校区

我们看各种古装影视剧里边的衙门办公场所,都不是真实的历史再现,因为古代真实的衙门办公场所没有那么好,甚至还是破败不堪的。不仅如此,在明代,学校的建设要远比衙门好,对学校的重视远超对衙门的重视。衙门想任性,很难。

明朝迁都北京150年后,京城郊县宛平县衙的办公场所仍然很简陋。知县办公室紧挨公堂,不但狭小逼仄,而且还破旧。知县家属院也没有单独的区域,只是与普通居民并排的几间普通小平房。县官的待遇尚且如此,下边的其他官员如县丞、主簿及众家属就更惨了,不得不与县衙旁边的县城居民混居,甚至是租房住。这倒好,县衙的家属院与普通民居相互混杂,绝对是深入群众中间。由于县衙没有高大的院墙,甚至有些地方连围墙都没有。县衙办公的私密性根本没法保证,官员商谈重要事情都要低头私语,交头接耳,尽量压低声音。普通居民那边的邻里争端、婆媳吵架、打骂孩子声音也经常吵得县衙工作人员烦躁不已。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新建县衙呢,既能拉动地方经济,领导还能借机发财。想都别想!最主要的是,地方没有自主修建的权力。中央政府对各地方的衙门建设有详细规定,一是地方不能擅自建设;二是要严格申报审批;三是建设不能超标。再者,修建衙门在明朝也不是要紧之事。那年月,等级观念森严,必须遵守封建规制,衙门的格局、规格、标准都要统一,谁也不敢违规。你想别出心裁,仿造紫禁城内一个普通楼阁的样式建个平房,给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

其实,当时不只是县衙如此,就是中央各部委也比较简陋。在人们的印象中,好像是朱棣迁都北京后,皇族住进了新建的紫禁城,各单位也都有了气派的办公大楼。其实不是这样的,各部委仍然沿用元朝留下的旧房旧院,实在破败的,就简单修缮一下。即使涉及国家脸面的礼部等相关单位也是在十年后才用上新办公楼。就这样,其他各部委凑合了二十多年,新办公大楼才陆陆续续正式兴建。好多人到中年的官员临死都没赶上新办公大楼。

别看衙门寒酸,但同时期、同等级的学校一般都比衙门强。无论是建造标准,还是重视程度,学校都排在衙门前面。同样是审批,先批学校后批衙门。同样是拨款,学校要多于衙门。有人做过统计,在洪武、永乐、宣德、正统四朝,同样是重建,涉及教育的工程要数十倍甚至几十倍于政府工程。其实,学校的数量本就多于衙门,最重要的是,学校建筑可宏伟气派,而衙门不许可。

 上一篇:陕西公办高中取消择校生 招生计划分给薄弱初中
 下一篇:2015年重点大城市100%小学要实现划片就近入学